[肇庆]转变广宁林业发展方式 提高生态经济社会效益

  广宁县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贯彻落实《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以及全国、全省林业工作会议精神,围绕建设“工业强县、生态竹乡、和谐广宁”的目标,弘扬生态文明理念,坚持以科技为先导,以效益为中心,以生态林业、民生林业、文化林业、创新林业、和谐林业作为科学发展现代林业的着力点和抓手,积极构建林业生态、产业和文化三大体系,遵循自然生态规律,造管并举,建立高效的生态环境建设管理体制,营造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绿色低碳生态环境,切实巩固和发展林业生态县建设成果,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一、增加造林绿化投入,调整林种结构。“十二五”期间计划造林15万亩,迹地更新15万亩,义务植树150万株,封山育林35万亩。   二、强化生态公益林管护,提高生态功能等级。全县现有生态公益林72.95万亩,生态功能等级一二类的67.77万亩,三类林5.18万亩。全面治理矿场泥石口,采取措施限期复绿,重点抓好公路和铁路沿线、绥江两岸一、二重山的补植和复绿,抓好林种、树种、林分结构调整,完成生态公益林的林分改造,补植和套种任务,全面提高林分质量和功能等级。“十二五”期间计划套种改造1万亩,封育管护4.18万亩,到2015年全县的生态公益林的生态功能等级全部达到二类以上。   三、巩固发展油茶和速生丰产林基地,全面提升林业产业效益。①抓好油茶良种基地建设。项目总投资213万元,项目资金已到位。“十二五”期间发展8万亩油茶,打造全市最大油茶基地。②抓好55万亩速生丰产林的管护和病虫害防治工作,促进林浆纸一体化。   四、打造林业惠民工程,促进农民增收致富。①大力开展“万村绿”活动,建设绿色美好家园。按照省局建设林业生态文明“万村绿”的要求,“十二五”期间计划绿化130个自然村,提高农村生活和生态环境;②狠抓林分改造;③抓好珠江流域水源涵养林建设工作;④实施低产竹林改造,计划到2013年改造低产竹林15万亩;⑤实施绥江河沿岸低效生态林套种红花油茶景观林工程,促进我县生态旅游业发展;⑥抓好生物防火林带建设工程,认真查漏补缺,强化林带管护,确保林带建设取得实质成效。   五、完善森林“三防”体系,推进森林资源健康发展。严格执行实施木材采伐限额和迹地更新、木材“三凭证”和林地征占用审批制度;完善森林资源监测体系;加强执法队伍和基础设施建设,规范执法行为。   六、抓好“百里翠竹绿道网”工程建设,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生态竹乡。按省、市的目标和要求,“十二五”期间共建设绿道305公里。   七、稳步推进林改工作,深化林业改革发展。围绕实现“农民得实惠、生态得改善、林业得发展”的目标,在明晰产权的同时,要着力巩固和扩大主体改革成果,尽快将林改工作落到实处,让农民早日吃上“定心丸”。   八、加强林业科技工作,推动科研开发上新水平。稳定林业科技队伍,加强林业科技示范基地建设和林业科技推广体系的建设;重视林业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提高科技成果利用率。“十二五”期间计划实施“优良乡土竹种筛选与高效培育技术示范项目”,积极引进适合本县种植的竹优良品种,开展培育示范和推广工作;研发一批高科技竹产品,提高竹产品的科技含量,向高、精方向发展,提高竹子的利用率。(广宁县林业局 陈敏燕) 附件: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