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栽种红树林 筑“海上长城”

   红树林,又称海上长城,具有防风消浪、促淤保滩、固岸护堤、净化海水和空气的功能。因为当年海洋养殖业高额利润的驱动,广海镇部分野生红树林已经被砍伐、破坏。据了解,如今广海镇野生红树林仅存300多亩。
  2005年,台山全面启动红树林保护和恢复工程。因为地域、海水咸度适合红树林的生长,广海镇成为了该市红树林种植重点基地,开始大面积种植红树林幼苗。5年来,该镇种植的红树林面积近千亩。
  破坏红树林遭遇灾害 广海决心退围还林
  上世纪70年代末以来,在海洋养殖业高额利润的驱动下,台山市各地存在大面积砍伐红树林,圈取湿地搞养殖等现象,致使红树林湿地面积急剧下降。红树林面积的锐减,对沿海农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巨大的威胁。广海镇林业站站长冯长添告诉记者,2003年7号台风“伊布都”横扫该市。当时,在广海镇没有红树林庇护的地方,高达10米的海浪长驱直入,海水瞬间便淹没了沿海领域,狂风直接破坏了许多海边的建筑。2005年起,广海镇意识到红树林的重要性,决定退围还林,大面积种植红树林幼苗。该镇还成为了台山市红树林种植重点基地。当年,该镇种植了近372亩红树林。2006年,在烽火角滩涂地区种植213亩红树林。经过近两年时间的生长,红树林小树苗长至1米高。
  2008年初,台山市出现了罕见的寒冷灾害性天气,致使广海镇近500亩红树林死亡。冯长添形容,那简直就是一场恶梦:“对于我们来说,就像失去了孩子一样心痛。”因为这次损失,广海镇于2008和2009年进行了两次补植,共685.5亩。
  本地农民乐当护苗人 “种红树林幼苗就像养孩子”
  50多岁的彪叔是交贝石村村民,这条村位于大排、小排滩涂附近。彪叔从2005年起,就开始参与红树林的种植活动。对于种植红树林,他感叹一句:“用农民的话来说就是‘听天由命’。”
  彪叔表示,红树林生长的环境比较特殊,因此一定要像他这样对气候、地域和海域都非常熟悉的本地农民才能种植红树林幼苗。他指着远方被海水覆盖的红树林说,当降潮时,地下的滩涂就会露出来。只有在那个时候,他们才能坐在大块的木板上,慢慢在上面滑行,种植红树林幼苗。
  彪叔还说,种植红树林幼苗就好像养小孩,必需小心翼翼。首先,必须在18摄氏度以上的天气种植,否则树苗容易冻坏。同时,树苗在刚种植时稳定性不强,容易被海水冲击,而脱离种植位置,无法存活。
  彪叔每天都要到红树林的种植场走一趟,风雨不改。他笑道:“走一走,看一看,把倒下的幼枝都扶起来。看着这些幼苗健康成长,其实也很快乐。”
  种植保护红树林 需要更多市民参与
  2010年11月5日上午,“同在蓝天下·共建红树林”2010台山环保公益活动红树林种植活动在台山市广海镇启动。至今,这个活动已经在广海镇种植了300多亩红树林幼苗。而且,前段时间天气温暖,非常适合幼苗成长,成活率近100%。
  近日,记者来到红树林种植地区,原本灰黑色的滩涂上多了许多茁壮成长、翠绿色的点缀,为这个单调的画面加入了生命的色彩。本次活动种植的红树林品种包括秋茄和无瓣海桑两类。冯长添向记者解释,这都是根据当地海水的咸度而挑选品种的。种植两三年后红树林将具有一定的防风消浪、促淤保滩作用。而六七年后,幼苗也慢慢长大、形林,届时也会越长越密集,而不需要人手管理了。
  据红树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黄志刚表示,他们将尽量避开台风季节,明年5月前完成首期1000亩红树林种植工作。最大的资金来源是广东省环境保护基金会的资助,以及台山市政府所发起的在各个单位企业募捐的资金和该公司募集的资金。明年开始,将会推出更多活动,例如一对一认领等,让普通市民也参与到我们的活动中来,募集更多的资金,这个活动就可以永久地开展下去了。
 
附件: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