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野生动物救护中心年底免费开放

  历时三年、投资1200多万元建设的“市野生动物救护中心”将于年底开放。届时,将专门开设动物隔离、治疗、放养区救护受伤残疾的野生动物,并成为深圳中小学生科普教育基地,实行免费开放。   重点救护四类来源野生动物   深圳市城管局表示,深圳地处南亚热带,气候温和湿润,雨量充沛,野生动植物资源较为丰富。据调查,目前深圳共有陆生野生动物487种,其中鸟类389种、兽类37种、两栖动物18种、爬行动物43种;野生植物2200多种,分别隶属205科857属。   “目前现状,一方面野生动物栖息地遭到严重破环,许多珍稀的野生动物资源不断减少甚至濒临灭绝;另一方面,随着市民野生动物保护意识不断提高,每年市民发现或拾获并移交需要救护的野生动物数量逐年大幅增加,多达数百只(条)。”市野生动植物保护处坦言,由于没有专门的救护中心,在及时救护上存在难度。健康的本地品种,如蟒蛇,一般会放生。外地品种或是执法查获的则送到野生动物园或省救护中心救治。   此外,深圳作为野生动物主要贸易集散地,执法部门每年也查获大量非法运输、经营利用的野生动物,涉及种类上百种,其中大部分是穿山甲、巨蜥、蟒蛇、蜂猴等国家或者国际公约重点保护的珍稀动物。而其中一些送来时,因被虐待或身体被注入自来水等可增加体重的物质或药品,已受伤致残或奄奄一息,必须及时开展专业救治。   据了解,深圳市野生动植物救护中心建在横岗西坑村靠梧桐山北面,占地68752平米,救护的野生动物主要包括:一是关口执法查获走私物品发现的,比如穿山甲;二是宾馆、酒楼等餐饮业贩卖、非法宰杀的野生动物,被公安部门查获或者被好心的市民买下来,比如蟒蛇;三是市民买来当宠物养,但最后养不下去或者丢弃的,比如蜂猴;四是市民登山或者到湿地游玩的时候发现的受伤野生动物,比如白鹭、猫头鹰等。   设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站   据了解,深圳市野生动物救护中心项目将分ABCD四区,A区为展览区,B、C区为办公科研区,D区为后勤区。而放养区占地面积7225平方米,包括1个检疫隔离室、1个消毒治疗室、1个鸟笼、4个鸟舍、3个兽笼、1个水生动物救护池。   “中心除了救护野生动物,也是集教育、科普和圈养于一体的。”市野生动物保护处叶剑光副主任说,目前管理楼主体工程已基本完工,中心将于今年年底正式开放,并作为今后深圳中小学生重要的科普教育基地。   此外,随着“非典”和高致病性禽流感等人畜共患疾病的相继发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的监测问题备受各界关注。“深圳地处世界候鸟迁徙的主要通道之上,深圳湾湿地、后海和西部滨海湿地又是我国重要湿地,每年成千上万的候鸟停歇或过冬,深圳已被列为全国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的重点区域。”叶剑光说,中心也将作为“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站”,提高深圳野生动物疫源疫病预测预报水平,防范烈性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   同时,中心也可为香港政府向内地移交查获走私出境的野生动物提供救护、隔离检疫场所,为粤港野生动物保护管理交流提供平台。   市民举报食用野生动物可获奖励   深圳市城管局园林与林业处处长李勇直言,目前,个别市场、商店、酒楼非法经营野生动物及一些市民食用野生动物的现象仍然存在,因此,对破坏野生动植物资源的违法犯罪活动将严厉打击,并呼吁市民发现有人乱砍滥伐和破坏野生动植物行为,包括一些市民食用野生动物,应立即向森林公安机关举报。   据市森林公安分局李晓斌副局长介绍,深圳对这类举报设有专项奖金,市民举报,经查实后,将根据案情重大程度等,设立不同等级的奖励。 附件: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