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在《鹿鼎记》中描述了一个蛇虫密布,诡异奇绝的蛇岛。而内伶仃岛这个被海洋环抱,占地550公顷,距深圳约9海里的小岛,则颇似一个现实中离深圳人最近的“蛇岛”。作为一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伶仃岛并不对外开放,充满了原始的神秘感,岛上古树参天、猕猴成群、蛇行于野。在这个特殊的环境里,有众多与蛇有关的故事。
巨蟒吞食一头50斤山羊
这个碧波环绕草木葱茏的明珠岛屿,因一群活泼好动的珍贵猕猴而闻名于世。孤岛上的猕猴从何而来?据保护区专家介绍,从地质研究结果来看,内伶仃岛原本与大陆是连接一体的,后来因为地壳运动,与大陆分离形成海岛,保留在岛上的猴群得以独立存活下来,目前内伶仃岛上大约有1200只猕猴。令岛上管理员百思不得其解的是,虽然岛上猴子的数量年年都有增减,却从来没有发现任何猴子的尸体,“猴子每年增多50~60只,每年大约自然死亡40只。”那些因老弱病残而自然离去的猴子,它们的尸体去了哪里呢?后来,经专家调查后发现,蟒蛇处于内伶仃岛生物链的顶端,是真正的岛中之王。老弱病残的猴子最终都被这些大家伙吞入腹中,“连高空盘旋的老鹰都惧怕它三分”。
据岛上管理员介绍,爬行动物占据内伶仃岛生物资源的60%~70%,岛上有蛇类近百种,大蟒蛇、眼镜蛇、眼镜王蛇、金银环蛇、竹叶青等剧毒蛇类分布也是密度惊人。“一两百斤的大蛇到处都是。”除了老鹰对体形小的蛇有威慑力外,蛇在岛上几乎没有天敌。听保护区的管理人员介绍,部队曾经出现过一条一百多斤重的大蟒蛇,吞食了部队饲养的一头四五十斤的山羊,吞食了羊的蟒蛇由于负荷过重一时无法溜走,被部队的士兵逮了个正着。当时,士兵来到羊舍,数来数去发现少了一只羊。后来在羊圈的另一个角落里,他发现躺在地上一动不动的大蟒蛇,“吓死我了,长这么大没见过那么大的蛇”。
蛇犬大战同归于尽
去年10月份一天晚上,一名哨兵在野外站岗放哨,忽然听到随身警犬发出警惕的吠叫,警犬时而低声呜咽,时而大叫不止。哨兵上前查看,只见警犬呈攻击姿势对着草丛一角,像是在挑衅什么东西。当哨兵凑向前仔细观看时被吓了一跳:草丛里有一条大黑蛇,狗的前爪不停抓挠地面,黑蛇丝毫不惧,吐着信子竖立起来。当看到蛇背部的黑白斑时,哨兵倒吸了一口冷气:“眼镜蛇!”蛇狗双方虎视眈眈。突然,警犬扑上去咬住眼镜蛇尾部,而眼镜蛇则用身体缠住警犬身体,双方僵持不下,眼镜猛然蛇回头给警犬以致命一击,警犬也像疯了一般,死死咬住蛇的脑袋不放。这场蛇狗大战让哨兵看得心惊胆战,最终眼镜蛇被警犬咬烂了脑袋,而警犬也在其后不到1小时时间内,口吐白沫中毒身亡。哨兵后来回忆说:“要不是因为警犬,估计被眼镜蛇咬死的就是我了。”
伶仃岛主睡觉压死大蛇
1984年上岛驻站的李冠群被人尊称为“伶仃岛主”,他对岛上的每一只猕猴、每一种蛇类和每一棵古木都了如指掌,在管理站,他给记者讲述了一次惊险遭遇:“1984年上岛驻站,每天早上8点拿着镰刀带壶水上山,下午四五点下山,数数猕猴有多少只,喂食给它们吃。”由于岛上资源丰富,几乎70%~80%的岛上植物都可以成为猕猴的食物,岛上猕猴繁殖速度很快。虽然被人尊称为“伶仃岛主”,李冠群笑称蛇才是内伶仃岛的霸王,李冠群称:“遇到蛇,还是心存忌惮。”据岛主介绍,岛上的蛇一般不会主动伤人,除非感觉人侵犯了它的领地。人蛇相遇对普通人而言难免惊慌,而人在睡觉时与蛇相遇更是一件恐怖至极的事,稍有不慎便有性命之忧。在岛主李冠群身上,就发生了这样一件稀奇的事:岛主一早醒来,感觉身下有些硌,掀开床席一看,床席下竟瘫着一条被他压死的大蛇,而他本人毫发无损。李站长回忆起此事时还是胆战心惊:“这条蛇居然钻到我床席下面去了,我居然能把它压死。”
蛇岛概况
内伶仃岛位于深圳市西部珠江口伶仃洋东侧,处于深圳、珠海、香港和澳门之间。1984年,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这里建立“广东内伶仃—福田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区由深圳市内伶仃岛猕猴保护区和福田红树林鸟类保护区两部分组成。1988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内伶仃岛上山峦起伏,峭壁峥嵘,最高的尖峰山海拔340.9米。这里水资源丰富,植物种类多达400多种。岛上自生的植物有鸡矢、酸藤果、拔契、蛇葡萄、海金沙等,此外还有岛民栽种的马尾松、台湾相思、椿树、朴树、荔枝、龙眼、木麻黄、菠萝蜜、青果榕等。
岛上的野生动物资源也十分丰富,主要动物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猕猴。此外还哺乳动物、鸟类、爬行动物等。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