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绿动 江门城市生态宜居榜·区市 标签 开平,明置开平市,因县治在开平屯而得名。开平是著名建筑之乡、艺术之乡、广东省首个县级国家园林城市,更是闻名遐迩的碉楼之乡。开平市历来高度重视生态建设和林业发展,推动侨乡大地的造林绿化事业不断向前。1989年,开平基本消灭荒山,并于1990年成为全省第二个绿化达标县(市),林业发展进入新阶段,先后获得“全国平原绿化先进单位”、“全国造林绿化百佳(县)市”、“全国30个全民义务植树示范基地之一”、“广东省林业生态县”、“广东省林权争议调处工作先进集体”、“广东省现代林业示范市”等荣誉称号。 近年来,开平市开展造林绿化,加强林业生态保护,全市森林资源持续稳定增长,生态环境初步进入良性循环,现代园林式的文明都市初见成效。至2013年12月止,全市现有林业用地66448.3公顷,森林面积64746.5公顷,全市活立木总蓄积量298.55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41.3%。 园林篇 开平市区的公园主要有人民公园、金山公园、三埠文化公园、长沙公园、港口公园、祥龙公园、卫民公园。2014年,开平主要是推进祥龙公园、港口公园改造,完善公园内活动场地和配套设施,满足周边市民日益增长的休闲娱乐、文化生活需求。 人民公园 人民公园位于梁金山南侧,占地总面积约400亩,是集休闲、游乐和健身等为一体的综合性城市公园。于2013年改造完成对外开放,每天吸引大量市民前来休闲娱乐,深受广大市民的喜爱和认可。改造后的人民公园主要以文化活动、自然景观观赏、休闲健身为主,分别有舞台景观区、生态景观区、疏林草地区、湿地景观区、花卉展示观赏区、林荫景观区、体育健身区等,种植凤凰木、南洋楹、树菠萝、木棉、美丽异木棉、白兰、樟树等多种开花及香味树种。 金山公园 该公园坐落在距长沙4公里的梁金山入口处,园内布置顺其自然,面南背北,前靠人工湖,后倚梁金山,树木环抱,绿叶蔽日,花草飘香,空气清新,公园范围广阔,园中亭台小榭,曲径回廊,绿水粼粼,雅逸幽静,是使人心旷神怡的宝地。 据了解,开平市从2013年开始构思对金山公园进行改造后,开平市还把该项目列入2014年民生实事倒逼项目加快推进。目前,由广东华方工程设计有限公司设计的《开平梁金山景区改造项目景观深化设计方案》已完成,新方案于今年2月已经提交开平市四套班子会议讨论,目前正在收集意见进行修改完善。下一步将开展勘察、设计工作,争取第三季度开展工程招标,年内确保工程顺利实施。 据介绍,新方案将梁金山公园与人民公园利用入口广场美妙连接,与市徽雕塑和城市广场连成城市景观轴线。并将对梁金山公园原有的景点进行完善,包括上山步行道将铺设沥青,开萃塔平台将扩大,月光广场、纪念碑广场、松涛亭、双飞亭、中心园区、湖心水景、健身步径等景点进一步完善等,还将增设步行栈道、避雨亭、卫生间、石凳等休闲设施,计划投资约5000万元,2014年安排3000万元投入首期改造工程。 长沙公园 于去年动工改造,预计今年将竣工对外开放,改造后的长沙公园分为主入口迎宾区、中心广场区、健身步径区、境园休憩区、岭南文化园区、商业广场区和商业街区组成,并与地下停车场、公园右侧商业楼连成一体,种植秋枫、美丽异木棉、细叶榄仁、黄花风铃木、黄槐等树种。 潜龙湾森林公园 潜龙湾森林公园于2004年成为开平市第一个省级森林公园,建有仙樵休闲度假区、镇海湖滨观光区、虎山森林保护区、仙泉生态茶果区、名优苗木科普展示区,别墅、餐厅、沙滩游泳场、篮球场及特产商场等设施,成为开平市林业建设的新亮点。 山水篇 天露山 天露山为开平市西北部山脉,也是江门五邑的主要山脉,山脉呈东北-西南走向,为开平、新兴两市(县)界山,也是恩平市与阳东区、阳春县界山,主峰海拔1250米,是江门五邑的最高山峰。天露山脉南北连绵120千米,东西宽约40千米,一般山峰均在海拔700米以上,山峦重叠耸峙,上凌霄汉,云遮雾锁,有如在天际露出,故名。山的主、支脉横贯开平市的大沙、龙胜诸镇。 此山形势巍峨,云雾缭绕,奇石遍布,胜景众多。山花烂漫,四季如春,杜鹃、梅花、禾雀花、石榴花、山茶花、桫椤以及各种珍稀花木等组成了一座绿色的宝库。山高林密的空气中,含负离子达到10万/立方厘米,是天然的大氧吧。 名片 人民公园 位于梁金山南侧,占地总面积约400亩,是集休闲、游乐和健身等为一体的综合性城市公园。 名片 天露山 开平市西北部山脉。主峰海拔1250米,是江门五邑的最高山峰。 绿色行动 实施重点生态工程 森林碳汇、生态景观林带、森林进城围城、乡村绿化美化工程是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新一轮绿化广东大行动的决定》(粤发﹝2013﹞11号)确定的四大林业重点生态工程,开平市林业局积极推进重点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全面完成2012年和2013年建设任务,省林业厅以“工作进展较快,质量较高,社会参与面较广”给予了肯定。 生态景观林带:按照省政府《广东省生态景观林带建设规划(2011-2020年)》的要求,开平市从2012年起,用两年时间,集中建设全长25公里的开阳高速开平段生态景观林带,种植以紫红色花系为主的树种,突出“百里紫荆花廊”的规划主题。经过一年半时间的精心建设,于2013年圆满完成林带建设任务,造林面积约9460亩,种植苗木约3 .2万株,林木成活率达95%,保存率达100%。开阳高速公路开平路段已初步形成了一道优美的森林景观走廊,进一步改善了全市生态环境。 森林碳汇工程:按照江门市有关建设四大重点林业生态工程的统一部署,开平市在2012-2015年开展森林碳汇生态工程,进一步消灭全市尚存的宜林荒山,加强疏残林、低效纯松林和布局不合理的速生林改造,并结合该市加强饮用水资源保护工作,逐步将饮用水源水库临水面第一重山商品林调整为生态公益林,构建开平区域生态安全,带动全市林业新发展。2012和2013年完成建设面积24450亩,其中造林21450亩,封山育林3000亩,种植苗木82万株,有效增加了开平市森林碳汇总量,提升了生态质量和森林服务功能。 森林围城进城:成功创建开平市金山中学、第七中学,海伦堡、天富豪庭等10个森林家园。通过开平大道景观林带、全民义务植树和梁金山公园补植等工程建设增加开平市森林面积5000亩。此外,建立赤水茅滩森林公园和大沙榄树角森林公园,进一步保护好该市的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 扎实开展义务植树 作为广东省唯一一个“全国义务植树示范基地”,开平市把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绿色生态文明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各级领导带头植树,干部群众踊跃参与,在全市营造保护森林资源和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良好氛围,以优美生态打造文明、美丽、幸福开平。经多年努力,取得了显著成效。全市每年约有2.5万人直接参与义务植树活动,约36万人以其它方式参加了义务植树活动,义务植树保存率达95%。 争创开平“万村绿” 根据省林业厅的部署,本着绿色、生态、环保、富民的宗旨,以绿化美化村庄、建立绿色生态林业、增加农民收入为契机,开平市从2009年起,每年选定20个村,培育优良苗木送苗下乡,组织农民群众造林护绿,推行农村绿化美化新模式,每年建设示范面积500亩以上,普及面积1300亩以上,力争5年内完成“万村绿”工程建设。目前,2009-2013年“万村绿”工作任务已圆满完成,共建设省级示范村8条,江门市级示范村5条,县级示范村107条,种植了黄花梨、海南红豆、阴香、白兰、樟树等名贵乡土树种2000多棵,苗木生势良好,初步建成了符合生态文明要求的侨乡农村人居环境,得到了农村广大基层干部群众的普遍赞扬。 积极推进采伐管理改革 2009年,开平市被省林业厅定为全省森林采伐管理改革三个试点县之一。根据当前森林经营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加强林木采伐管理基础工作的实际需要,紧密结合“富裕农民,激活林业,繁荣生态”的基本思路,认真抓好省森林采伐管理改革试点工作,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采伐管理制度改革获得了广大经营者的支持和拥护,充分调动了林农的造林积极性,也进一步促进林业部门转变工作作风和林业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改革成效得到省林业厅和国家林业局的充分肯定,开平市于2011年11月作为广东省唯一一个市、县代表参加了国家林业局在湖北省召开的全国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管理试点工作会议,在会上作了经验介绍,经验在全国推广;同年12月,该市又在全省森林资源林政管理工作会议上作典型发言。采写:南都记者 严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