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木材进口结构将有调整

    在去年木材进口创历史最高纪录、原木出现大量积压的情况下,我国今年木材进口将在材种和数量上进行理性调整,保持与国内市场需求相适应的水平。自从我国于1998年遭遇特大洪水、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以来,国内外普遍认为我国将出现木材供需紧张的情况,因而大规模进口。但是,目前在江苏张家港、浙江宁波等东部沿海港口,原木积压已成为突出问题,其中尤以非洲原木和俄罗斯等国家的松木积压最为严重。海关统计显示,我国去年共进口原木1000多万立方米,与1998年相比,增幅高达1.l倍,总进口额达12.49亿美元。其中,热带原木进口490多万立方米。中国林产品经销协会副会长朱继东说:"这主要因为进口商对国内市场需求预测有误,认为有利可图便盲目跟进,加之原木大多用于造纸、建筑和胶合板加工,在这些行业需求不旺的情况下,必然造成积压。"与原木积压相比,我国去年锯材进口约218万立方米,同比增长28.9%,进口额达5.13亿美元,却始终保持较为畅销势头。专家预测,今年一段时期内,附加值相对较高、主要用于装潢的锯材将成为我国木材进口的"领头羊",而家庭装修又是进口锯材消费的重要舞台。 

朱继东预测,我国市场今年装潢消费可达2500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增加二成五,其中,装潢用木制品所需木材可达1000万立方米。由于消费者层次伴随经济持续发展不断提高,进口锯材中除了山毛榉继续保持龙头地位外,柚木、樱桃木、胡桃木、西南桦等更高档、更富个性化特色的锯材进口将增多。我国去年木材需求量约为6000万立方米,但全国商品木材计划产量为4936万立方米,比1998年减少了165万立方米,供需缺口达1000多万立方米。同时,我国现今人均年木材消耗量仅0.16立方米,远远低于0.65立方米的世界平均水平。预计到2010年,不含造纸用材,我国木材供需缺口在3500万立方米左右。今年,我国木材需求量估计为8000万立方米。从去年1月起,我国已将2%的原木进口关税、3%的锯材进口关税调减至零;外经贸部放宽了对进口单位的限制,取消了原定的只有经过国家审核确定的专营单位才有权从事进口木材贸易的管理办法,调动了各方面经营、使用进口木材的积极性。

此外,我国鼓励外商投资营造商品林基地,尤其投向中西部地区。同时,我国政府还制定出了一系列相关的外资优惠政策,如长期提供林业用地、给予贴息贷款、减免各种税费等。 

(摘自《林业信息》第13期)
附件: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