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化的呼唤——春天的声音

晴空万里,阳光灿烂。3月的北京,春意浓浓。“两会”的召开,使每一个人都春风拂面,使古老的北京显得更加春意盎然。
    今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的第一年,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第一年。生态环境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受到全国人民的高度关注,成为这次“两会”的热门话题。3月3日下午3时,全国政协十届一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从下午2时20分开始,委员们陆续步入会场。在人民大会堂的台阶上,本报记者对走向会场的一些委员进行了采访。委员们对生态环境,林业建设表达了高度的关心和深刻思考。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景天魁委员悦,生态环境越来越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这是顺应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光需要GDP大幅增加,生存环境的改善也要及时跟上。我国人口多,发展的基础差。经济快速发展,生态环境的压力就会很大。现在全国上上下下的生态意识都增强了,说明生态环境的理念已深入人心,令人欣慰。
    西北民族学院教授马玉祥委员说,来自西部地区的委员带来了很多关于西部大开发的提案。我的提案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过程中的法律制度建设。生态建设需要法律保障。现在我国生态建设方面的法律体系已经比较完备,关键是管理规划要跟上,各级领导要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全国人民要高度重视生态,积极参与生态建设。
    摩托罗拉公司副总裁蔡国雄是首次进入全国政协委员行列的外企管理者。他说,所有的跨国企业都非常关注生态问题,我国的生态环境建设可以走大型企业办生态搞生态的发展道路。大型企业投资生态建设是很好的事情,关键是怎么管理好,应该研究出一套合理的管理办法。要引进一些先进的生态科学技术。如果技术先进,钱又用对地方,生态建设就会更加有效。
    来自西藏自治区的藏族委员珠康·土登克珠带来了西藏林业的好消息。他说,西藏自治区去年专门成立了林业局,现在西藏林业发展势头很好。现在全区都实施了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把原始森林和野生动物都保护起来了,山货等林产品更丰富了,西藏各族人民从林业得到了好处。我相信,西藏林业的发展前景会更好。
    “谁砍我的树,我砍谁的头”。著名爱国将领冯玉祥将军的这句话至今还让他的女儿、海军总医院原副院长冯理达委员记忆犹新。“我父亲到哪儿都种树。植树造林太重要、太重要了!因为种树是美化环境、绿化环境、优化环境的主要手段。”
    解放军是我国植树造林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据统计,自从1981年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以来,解放军官兵累计义务植树2.5亿株,全军支援地方飞播造林8000多万亩。侯树勋委员是军队的医务工作者,每年他都要参加义务植树。他说:“植树造林极其重要,因为生态环境关系到国家的发展和生存。保卫国家安全是军人的天职,参加植树造林也是军人理所应当承担的职责。”
    来自山西五台山的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山西佛教协会会长根通委员告诉记者,当地的退耕还林工程“做得不错”,而且工程面正在逐步扩大。根通委员说,随着退耕还林工程在山西的实施,不但五台山周边地区生态环境有了很大的改善,山西全省的生态环境也一年比一年好。
    诺尔德委员告诉记者,他的家乡生态环境正在变好,人民的生活越来越幸福。诺尔德委员来自青海,他的家乡在我国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2000年保护区建立之后,国家为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采取了多方面的措施,并且有很大的资金投入。他说,“我的家乡变化很大,而且我相信三江源保护区将来还会更好。”
    参加会议的2238名委员意气昂扬,走进了人民大会堂。他们在大会堂前的声音,满载着全国人民的期待,寄托着中华民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山川秀美的理想。
    这是春天的声音,这是呼唤绿色的声音。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 2003-03-04)

附件: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