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又绿南海之滨。放眼望去,粤东汕头市前几年种下的17875亩红树林随风摇曳,种植成活率达到90%。近日,该市农业部门备足苗木,准备近期在潮阳、升平两地种植无瓣海桑、海桑10万株。
汕头位于粤东沿海,是北回归线进入亚欧大陆的第一站。年平均气温为21.2℃,最冷月均气温13.2℃,年降雨量1554.9mm。境内河流纵横,沟渠密布,港湾众多,湿地资源十分丰富,面积为79.6万亩,适宜种植红树林面积9.51万亩,发展红树林有其独特的意义。汕头农业部门经过调查,发现汕头历史上曾有大片的红树林分布,品种有8个科10个种,有零星保存下来。汕头市组织技术人员对全市适宜种植红树林的沿海滩涂进行全面调查,经过论证与规划,进而提出了“向大海要森林”的总体构想。从1998年5月开始,汕头市农业部门在澄海的新溪、溪南、东里、盐鸿等地的沿海滩涂人工种植红树林,面积约3000亩。同年9月,在广东省林业厅的大力支持下,从湛江引种了2000株原产于孟加拉国的无瓣海桑,取得很大成功。1999年,在中国林科院热带林业研究所和省林业厅的支持下,先后引进了红海榄、木榄、长柄梢槿等红树林品种,累计完成红树林人工造林作业面积17875亩,自繁自育无瓣海桑、海桑营养袋苗100万株,已出圃50万株。澄海新溪种植了450亩红树林后,各种鸟、花鹭、池鹭、海鸥等都来栖息,水里还野生了各种鱼、虾,目前4.5米高的红树林长势喜人。
汕头农业局还先后邀请了美国亚利桑那大学教授格兰,国际红树林组织终身会员、中山大学教授陈桂珠,中国林科院热带林业研究所研究员郑德璋等专家、学者莅汕考察指导,形成了《汕头市沿海滩涂红树林绿化工程规划及实施方案》的总体规划,汕头市政府也于2000年11月出台了《汕头市生态公益林体系建设规划》,同时市政府还批准设立了面积15.5万亩的汕头市湿地自然保护区。2002年,启动了国债重点建设项目汕头市沿海防护林体系红树林250公顷的工程建设,目前已完成任务的一半。 附件:
汕头位于粤东沿海,是北回归线进入亚欧大陆的第一站。年平均气温为21.2℃,最冷月均气温13.2℃,年降雨量1554.9mm。境内河流纵横,沟渠密布,港湾众多,湿地资源十分丰富,面积为79.6万亩,适宜种植红树林面积9.51万亩,发展红树林有其独特的意义。汕头农业部门经过调查,发现汕头历史上曾有大片的红树林分布,品种有8个科10个种,有零星保存下来。汕头市组织技术人员对全市适宜种植红树林的沿海滩涂进行全面调查,经过论证与规划,进而提出了“向大海要森林”的总体构想。从1998年5月开始,汕头市农业部门在澄海的新溪、溪南、东里、盐鸿等地的沿海滩涂人工种植红树林,面积约3000亩。同年9月,在广东省林业厅的大力支持下,从湛江引种了2000株原产于孟加拉国的无瓣海桑,取得很大成功。1999年,在中国林科院热带林业研究所和省林业厅的支持下,先后引进了红海榄、木榄、长柄梢槿等红树林品种,累计完成红树林人工造林作业面积17875亩,自繁自育无瓣海桑、海桑营养袋苗100万株,已出圃50万株。澄海新溪种植了450亩红树林后,各种鸟、花鹭、池鹭、海鸥等都来栖息,水里还野生了各种鱼、虾,目前4.5米高的红树林长势喜人。
汕头农业局还先后邀请了美国亚利桑那大学教授格兰,国际红树林组织终身会员、中山大学教授陈桂珠,中国林科院热带林业研究所研究员郑德璋等专家、学者莅汕考察指导,形成了《汕头市沿海滩涂红树林绿化工程规划及实施方案》的总体规划,汕头市政府也于2000年11月出台了《汕头市生态公益林体系建设规划》,同时市政府还批准设立了面积15.5万亩的汕头市湿地自然保护区。2002年,启动了国债重点建设项目汕头市沿海防护林体系红树林250公顷的工程建设,目前已完成任务的一半。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