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化南粤,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2003年“植树节”广播电视讲话(李容根)

同志们,朋友们:
春回大地,万象更新。我们迎来了一年一度的“植树节”。植树造林,绿化祖国,加强生态建设,改善生态环境,是造福当代、荫及子孙的伟大事业。
    党的十六大把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改善生态环境,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江泽民同志强调:“植树造林,绿化祖国,造福后代,我们要再接再厉,一代一代干下去。”“植树造林,贵在坚持,要全民动手,扎扎实实、坚持不懈地把这项工作做好。”这充分说明了党中央、国务院在新时期对生态建设的高度重视,深刻指明了生态建设和植树造林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和国务院加强生态建设、加快造林绿化进程等一系列重大决策和措施,广泛宣传发动全省各行各业、社会各界人士积极投身参与国土绿化事业,国土绿化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全省有2千万适龄公民参加了义务植树,种植苗木7千6百万株;东江、西江、北江、韩江流域水源涵养林工程全面启动,绿色通道工程稳步推进,全省生态建设步伐明显加快,全民义务植树运动取得新进展。 
    2003年是我省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加快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一年。在新的一年里,我们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和省第九次党代会精神,以保护生态和改善人居生活环境质量为目标,大力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构筑以重点林业生态工程为骨架,以城乡绿化一体化为依托,以绿色通道为网络的新世纪国土绿化的新格局,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在新的一年里,我们要巩固发展造林绿化成果,加快生态建设步伐。要集中力量抓好宜林荒山造林绿化工作,积极开展创建林业生态县活动,继续把“四江”流域水源涵养林工程、深汕高速公路等绿色通道工程、沿海防护林和红树林工程等作为林业生态建设的重点,切实提高森林覆盖率。
    在新的一年里,我们要坚持依法治林,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和管理。要依法保护和合理开发森林资源,重视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建设及野生动植物保护;坚持林地用途管制,严格控制林地转为非林地;严肃查处违法占用林地、毁林开垦、毁林挖塘、毁林采石取土等行为,确保森林资源持续稳定增长。
    在新的一年里,我们要不断丰富和完善义务植树的实现形式,提高适龄公民的尽责率。每人每年植树3—5棵是适龄公民应尽的义务。要完善义务植树法规和绿化费征收、管理和使用制度,推动全民义务植树运动向深度广度发展;进一步明确部门绿化责任制,加强检查监督,推进绿色通道建设。推行绿色通道建设与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增加群众收入相结合的有效建设机制,把绿色通道真正建成绿化线、风景线和致富线。
    在新的一年里,我们要大力推进城乡环境绿化。营造以大环境绿化为中心、公共绿化为重点、道路绿化为骨架、庭院绿化为基础的城乡绿化格局。加强城镇周边绿化隔离林带和环城林带建设,将森林引入城市,体现以人为本。建设“林在城中,城在景中”的生态园林城市。大力推进乡村绿化美化和农田林网建设,积极发展乡村公园,搞好庭院和房前屋后绿化美化,建设绿色生态乡村。
    同志们、朋友们,党的十六大为我国新世纪的发展描绘了宏伟蓝图。我们要开拓创新,扎实工作,人人动手,年年植树,为再造南粤秀美山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新的贡献。谢谢!
附件: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