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将用10年建设七大绿色工程提高减灾能力

    省政府办公厅日前印发了《广东省减灾规划(2000-2010年)》,其中把维护生态平衡,继续做好水土保持和植树造林工作作为提高全省防御各种自然灾害能力的关键措施摆上了重要位置。规划提出了减灾工作的重要行动,要求在建立和完善"三防"工程体系、加强气象等减灾工作的基础上,大力开展水土保持和植树造林工作,在未来的10年中,着力抓好七大绿色工程:

(一)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对现有的8400平方公里未治理的水土流失面积优先进行治理;对经初步治理的3120平方公里水土流失面积进行维修加固,将防御标准提高到20年一遇,使河流泥沙比1999年减少20%以上。为此在完成土石方工程的基础上,营造水保林403万亩,经济林果160万亩,种草42万亩,封育治理504万亩。

(二)沿海防护林(治沙)工程。建设重点是沿海基干林带,建立起林种、树种结构合理的多林种、多树种、多功能、多效益的防护林体系,达到海岸前沿基干林带合拢,沿海特殊保护林带完整,适宜营造农田林网的地段全部绿化,宜林"三荒"绿化率在90%以上,沿海第一重山林种树种结构趋于合理,林区防护效益不断提高。

(三)沿海滩涂红树林工程。红树林是海湾河口地区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维护海湾河口地区的生态平衡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除保护好现有红树林面积22.1万亩外,在2005年前新造林55.3万亩,分二期完成。

(四)东江、北江、西江、韩江流域生态公益林体系工程。逐步恢复全省地带性的常绿阔叶林,建成以阔叶林为主,多树种、多层次、稳定的森林生态系统。森林覆盖率由58.5%增加到59.7%,郁闭度达0.7以上,生态公益林功能好、中的占90%以上。

(五)平原绿化(城市林业)工程。规划在2000一2010年,使全省平原地区的森林资源持续、稳定增长,林种树种结构布局趋于合理,森林覆盖率达到28%,路、沟、渠和适宜造林的农田林网地段全部绿化。

(六)生物防火林带工程。通过10年的建设,建成全省生物防火林带为主体的,与自然阻隔带、工程阻隔带相结合的有效林火阻隔网络体系。

(七)森林病虫害综合治理工程。一是森林病虫害监测、预报与警报体系建设;二是组织实施危险性病虫害工程治理项目;三是常灾性害虫综合治理。全省森林病虫害发生率控制在5%以下,成灾率不超过0.3%。森林病虫害监测覆盖率、森林病虫害检疫率、防治率均达到85%以上。


附件: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