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改善生态状况,推进林业生态省的建设,以顺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12月26日召开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建设林业生态省研讨会上,来自森林生态学、森林经理学等各方面的专家对此提出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建议。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广东林业生态省建设应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在调整林业生态建设布局、提高森林质量、保障生态安全、加强科技支撑等各方面加大力度,把林业生态省建成持效和多效的典范。
由量的积累到质的提高
我省的森林覆盖率已从1978年的26%增加到如今的57.2%,基本完成数量任务,但森林质量不高。针对这一问题,中山大学生科院彭少麟教授认为,未来应由造林转变为提高林地质量,应遵循自然演替规律加强林分改造,提高植被的物种生物多样性,加速人工林向地带性植被的演变。省政协副主席、省农科院院长罗富和教授及多位专家指出,应根据本省实际,积极发展常绿阔叶林和选用乡土树种,以提高林分质量。
城市森林成为关注重点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与经济的发展,城市生态森林建设成为广东省在率先实现现代过程中对林业的最大需求,未来关注重点应由山地森林转变城市森林。对此,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王利文研究员提出,调整林业生态建设布局,应把由以山区为重点逐步调整到同时以大中城市以及珠三角都市圈为重点,突出打造生态特色走廊、重点区和城镇、城市及大都市圈林业。要在地方法规中规定城市绿化的用地比例和资金投放比例,要按城市总体规划布局,引林入城,在城中布绿、播绿,建设城市“绿心”、“绿肺”,突出“山、城、田、海”的自然生态特色和岭南文化特色,在远郊、城郊、城区的生态公园、宜林地、自然保护区、道路两旁大力开展植树造林,顺应自然,依山就势,适应生态,让森林围城、森林进城、森林绿城。
生态经济效益与生态安全并重
与会专家多次强调,在继续重视林业生态经济效益的同时,要加强生态安全管理。主要应关注二个问题,一是外来种入侵问题,二是在全省林地中,60%新造的人工林中的一半是用外来种构建的,其生态安全问题应该进行评价。国家林业局中南调查规划院王永安教授指出,提高商品林和公益林质量,是生态安全的保障,对广东而言应充分挖掘和应用商品性强,生态功能大的乡土树种(如相思、南洋楹、黎朔等),尤其计划全省公益林要扩大到9000万亩,更要注意这一点。
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森林公园建设是林业生态建设的一大系统,对广东创建林业生态省活动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华南师范大学徐颂军教授提出,我省森林风景资源丰富,开展森林生态旅游,促进森林公园建设,将森林景观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可以带动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区域经济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华南农业大学颜文希教授等专家认为,森林公园的建设应该是一项准公益型事业,需要政府从资金、政策等方面给予有力支持。另外,森林公园在建设发展的时候,要注意保护好生态环境,不宜“大兴土木”建别墅、渡假村及人造景观。同时指出,森林公园规划建设需要有一个合理布局,国家级、省级、市县级的森林公园要均衡发展。另外,在建园时要考虑游客构成和受季影响等因素,确定合理的基建规模。
附件:
由量的积累到质的提高
我省的森林覆盖率已从1978年的26%增加到如今的57.2%,基本完成数量任务,但森林质量不高。针对这一问题,中山大学生科院彭少麟教授认为,未来应由造林转变为提高林地质量,应遵循自然演替规律加强林分改造,提高植被的物种生物多样性,加速人工林向地带性植被的演变。省政协副主席、省农科院院长罗富和教授及多位专家指出,应根据本省实际,积极发展常绿阔叶林和选用乡土树种,以提高林分质量。
城市森林成为关注重点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与经济的发展,城市生态森林建设成为广东省在率先实现现代过程中对林业的最大需求,未来关注重点应由山地森林转变城市森林。对此,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王利文研究员提出,调整林业生态建设布局,应把由以山区为重点逐步调整到同时以大中城市以及珠三角都市圈为重点,突出打造生态特色走廊、重点区和城镇、城市及大都市圈林业。要在地方法规中规定城市绿化的用地比例和资金投放比例,要按城市总体规划布局,引林入城,在城中布绿、播绿,建设城市“绿心”、“绿肺”,突出“山、城、田、海”的自然生态特色和岭南文化特色,在远郊、城郊、城区的生态公园、宜林地、自然保护区、道路两旁大力开展植树造林,顺应自然,依山就势,适应生态,让森林围城、森林进城、森林绿城。
生态经济效益与生态安全并重
与会专家多次强调,在继续重视林业生态经济效益的同时,要加强生态安全管理。主要应关注二个问题,一是外来种入侵问题,二是在全省林地中,60%新造的人工林中的一半是用外来种构建的,其生态安全问题应该进行评价。国家林业局中南调查规划院王永安教授指出,提高商品林和公益林质量,是生态安全的保障,对广东而言应充分挖掘和应用商品性强,生态功能大的乡土树种(如相思、南洋楹、黎朔等),尤其计划全省公益林要扩大到9000万亩,更要注意这一点。
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森林公园建设是林业生态建设的一大系统,对广东创建林业生态省活动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华南师范大学徐颂军教授提出,我省森林风景资源丰富,开展森林生态旅游,促进森林公园建设,将森林景观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可以带动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区域经济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华南农业大学颜文希教授等专家认为,森林公园的建设应该是一项准公益型事业,需要政府从资金、政策等方面给予有力支持。另外,森林公园在建设发展的时候,要注意保护好生态环境,不宜“大兴土木”建别墅、渡假村及人造景观。同时指出,森林公园规划建设需要有一个合理布局,国家级、省级、市县级的森林公园要均衡发展。另外,在建园时要考虑游客构成和受季影响等因素,确定合理的基建规模。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