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六大林业重点工程之一的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的实施,使野生植物保护取得长足发展,一批珍稀濒危野生植物得到及时拯救。目前全国林业系统已初步建立起以保护区为主体,保护区、保护小区、保护站、保护点相结合的野生植物栖息地管护体系,全国65%的野生植物群落和130多种珍稀野生植物的主要分布地得到了有效保护。
我国野生植物物种资源丰富,仅高等植物就有3万多种,其中有1.7万种为我国所特有。全国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实施后,国家林业局将开发利用度大、资源已处于严重濒危的苏铁和兰科类植物,以及植株数量低于稳定存活界限的百山祖冷杉等一批极度濒危物种,纳入工程拯救重点,综合采取就地保护、生境恢复、种质基因保存、拯救培育等措施予以拯救。凡是通过就地保护能解决问题的,积极建立保护区、保护小区、保护站、保护点等,强化保护。对仅靠就地保护不足以解决问题的,辅以人工拯救繁育。对已极度濒危的,还强化种质和基因保存,以确保物种不灭绝。目前,保护兰科植物的保护区已达到167个,总面积537万公顷,覆盖了有兰科植物分布的18个省(区、市),保护着我国107种重点兰科植物;有苏铁分布的保护区27处,覆盖了我国有苏铁分布的7个省(区、市),保护着我国23种苏铁植物。工程的实施,极大地促进了珍稀濒危野生植物的保护拯救,使一批濒危物种生境得到保护,种群得到恢复和发展。
全国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实施,强化了全社会的保护意识,促进了由部门抓保护向全社会共同抓保护的转变。各省(区、市)都制定本地区的保护规划,确定了地方重点保护物种,各种类型的保护区、生境恢复试验区、植物园、树木园、种质资源基地、基因保护中心等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工程的实施,也促进了野生植物保护机制的积极变化,吸引了系统内外的优势和要素向保护野生植物集聚,苏铁种质资源保护中心等跨系统、跨部门的野生植物园、种质资源基地、基因保护中心,在全社会办保护的氛围下建立起来,达到了投入少、起点高、见效快的效果。
工程实施还加快了野生植物培育业的发展,促进了由利用野外资源向培育利用人工资源转变。国家林业局坚持用发展的观点来做好保护工作,将发展野生植物资源人工培育利用业与地方经济发展、群众增收相结合,支持野生植物人工培育技术研究,支持各经营主体参与野生植物资源人工培育,支持合法培育来源的野生植物及其产品进入市场,既积极满足经济发展对野生植物资源的利用需求,又有利于野外资源的保护。目前,一大批野生植物培育基地为国民经济相关产业提供了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苏铁、石斛、水杉、鹅掌楸、珙桐、楠木等大批曾经难得一睹的珍稀物种,随着繁育利用的发展,已经从深山老林走进热闹都市,成为城镇绿化的新宠,成为重要的经济资源,进入了人们的生活。(来源:中国绿色时报 2004-1-30)
附件:
我国野生植物物种资源丰富,仅高等植物就有3万多种,其中有1.7万种为我国所特有。全国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实施后,国家林业局将开发利用度大、资源已处于严重濒危的苏铁和兰科类植物,以及植株数量低于稳定存活界限的百山祖冷杉等一批极度濒危物种,纳入工程拯救重点,综合采取就地保护、生境恢复、种质基因保存、拯救培育等措施予以拯救。凡是通过就地保护能解决问题的,积极建立保护区、保护小区、保护站、保护点等,强化保护。对仅靠就地保护不足以解决问题的,辅以人工拯救繁育。对已极度濒危的,还强化种质和基因保存,以确保物种不灭绝。目前,保护兰科植物的保护区已达到167个,总面积537万公顷,覆盖了有兰科植物分布的18个省(区、市),保护着我国107种重点兰科植物;有苏铁分布的保护区27处,覆盖了我国有苏铁分布的7个省(区、市),保护着我国23种苏铁植物。工程的实施,极大地促进了珍稀濒危野生植物的保护拯救,使一批濒危物种生境得到保护,种群得到恢复和发展。
全国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实施,强化了全社会的保护意识,促进了由部门抓保护向全社会共同抓保护的转变。各省(区、市)都制定本地区的保护规划,确定了地方重点保护物种,各种类型的保护区、生境恢复试验区、植物园、树木园、种质资源基地、基因保护中心等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工程的实施,也促进了野生植物保护机制的积极变化,吸引了系统内外的优势和要素向保护野生植物集聚,苏铁种质资源保护中心等跨系统、跨部门的野生植物园、种质资源基地、基因保护中心,在全社会办保护的氛围下建立起来,达到了投入少、起点高、见效快的效果。
工程实施还加快了野生植物培育业的发展,促进了由利用野外资源向培育利用人工资源转变。国家林业局坚持用发展的观点来做好保护工作,将发展野生植物资源人工培育利用业与地方经济发展、群众增收相结合,支持野生植物人工培育技术研究,支持各经营主体参与野生植物资源人工培育,支持合法培育来源的野生植物及其产品进入市场,既积极满足经济发展对野生植物资源的利用需求,又有利于野外资源的保护。目前,一大批野生植物培育基地为国民经济相关产业提供了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苏铁、石斛、水杉、鹅掌楸、珙桐、楠木等大批曾经难得一睹的珍稀物种,随着繁育利用的发展,已经从深山老林走进热闹都市,成为城镇绿化的新宠,成为重要的经济资源,进入了人们的生活。(来源:中国绿色时报 2004-1-30)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