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惠珍:打造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广东

      在强调可持续发展的今天,生态,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日前,广东省政府正式批准实施《广东林业生态省建设规划》,针对我省林业工作的这一重大举措,南方日报记者专门采访了省林业局局长邓惠珍,她向记者描绘了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秀美南粤。
                        广东林业生态建设成效显著
  邓局长表示,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广大军民的共同努力下,五年生态建设已经为建设林业生态省打下坚实基础。我省于1998年制定、1999年实施了《广东省生态公益林建设管理和效益补偿办法》。《办法》实施近五年来,在林业部门的努力下,取得了较大的成绩。据统计,全省生态公益林面积344.98万公顷,1999年以来的5年中,全省财政累计投入生态公益林效益补偿及建设资金共达18.3亿元,受惠群众达2500多万人。进入新世纪,省委、省政府更加重视我省的生态建设和林业发展。
                          分三阶段构筑全省生态屏障
  建设林业生态省具体将如何实施呢?邓局长介绍说,林业生态省建设是一项涉及面广、内容丰富、投资巨大、建设期长的系统工程,其规划期为2005年至2020年。广东将用16年时间,分三个阶段实施规划,建立安全高效的以森林植被为主体的生态安全保障体系。
  根据规划,全省将以“海”、“陆”、“江”、“城”为主体构筑林业生态网架,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一圈、二翼、四江”的组团式林业生态圈,即珠江三角洲城市林业生态圈、粤东南沿海防护型林业生态圈、粤西沿海防护型林业生态圈、韩江上中游生态公益型林业生态圈、东江上中游生态公益型林业生态圈、北江上中游生态公益型林业生态圈和西江中下游生态公益型林业生态圈。通过建设基础性林业生态工程、绿色通道工程和人居森林建设工程,构建“点—线—面”相结合的林业生态安全体系;以商品林基地建设工程、林产工业以及森林生态旅游和服务为主要内容,组织起林业产业体系;以宣传、教育为基础,以弘扬生态文化、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生态道德观、强化生态技术研究及林业生态资源保护为主要内容,架构起林业生态省的支持与保障体系。
                           立足长远推进生态文明
  在建设林业生态省的过程中,广东将立足长远和未来,确立以生态建设为主体的林业可持续发展道路,突出资源优势,体现山、水(海)、路、田、城的自然特征,构建并管理好以森林植被为主体,乔、灌、藤、草立体配置,针、阔、混相结合,点、线、面协调配套,体现生物多样性的生态安全基础体系;建立起符合生态承载力要求,具有和谐生态功能和高效经济过程的林业产业体系,实现南粤大地社会、经济、生态的协调发展。
                           建成以森林为主体的生态安全体系
  据悉,到2020年,全省林业用地面积将达到1068.55万公顷,森林面积(不含城市森林、村庄绿化、沿海滩涂湿地和未统计到林地资源中的经济林等)达到1051.57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到并稳定在60%以上,生态公益林总面积达到并稳定在344.98万公顷以上,构筑起分布均衡、结构合理、功能完备、多种效益兼顾的良性森林生态系统;建成各类自然保护区500个,总面积达到179.7万公顷,占国土面积的比例达到10%以上,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保护率达到100%,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野生动植物种群数量明显增加,促进人与自然、森林与环境、生态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
                            森林生态质量全面提升
  全面提升生态公益林质量等级,就是要构建起多树种、多层次、复合式、高效益的生态公益林体系,全省生态公益林一、二类林比例达到90.0%以上,生态退化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森林平均蓄积量达到每公顷45立方米,全省森林蓄积量达到5.52亿立方米,森林生态系统步入良性循环,自然生态得到改善,国家和地方生态安全得到有效维护。
                            人居环境得到全面有效改善
  全省要建成各类森林公园526处,总面积达到95.8万公顷,占全省国土面积的5.3%。构筑起具有广东地方特色,文化底蕴深厚的森林旅游休闲体系,森林生态服务功能得到显著提高;营造空气清新、环境优美、生态良好、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创业发展和生活居住环境,全省城镇绿化覆盖率达到40.0%以上,城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5平方米以上,村庄绿化覆盖率达到35.0%以上,广东人居环境得到全面有效改善。 
                            现代化林业产业体系基本形成
  全省商品林基地总面积达到410万公顷,占国土面积的22.8%,基本实现资源培育基地化;以基地化原材料供应、规模化经营、高科技含量为特征的第二产业素质得到全面提升,基本形成以木浆造纸业、人造板业、松香深加工业、林果加工业、家具制造业为主的五大支柱产业;以森林旅游业为主体、多功能、高效益的林业生态第三产业模式基本形成;有力地推动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得到全面优化;林业产业成为广东社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广东经济的发展。
                                推进社会文明
  推进社会文明,意味着更高的目标和要求。为此,我省将构建起具有生态道德特色的社会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体系,形成以“天人合一”的生态伦理道德观和生活理念为主要内容的生态文明风貌,推动社会文明的进步。
                      建设思路:构筑“一圈、二翼、四江”组团式生态圈
  广东将根据自身的地形地貌、气候、植被、土壤等自然特征,生态薄弱环节及自然灾害类型,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及其对生态建设的主导需求,构建大尺度绿色森林景观带,营造森林保护网络,编织绿色生态经纬线,形成“海、路、江、城”的森林生态景观网架;采用面、块、线、点的组合链接方式,构筑“一圈、二翼、四江”的组团式林业生态圈,形成绿色森林群落的规模体系,最大限度地发挥森林群落的规模效应。
                            林业生态网架布局
  良好的林业生态网架布局包括“海”、“路”、“江”、“城”四大部分。“海”:依托海岸线,结合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构建维护沿海生态安全的沿海防护林带。“路”:依托广东省境内的铁路和公路网络,结合绿色通道工程建设,构建起沿路绿色森林网络。“江”:依托广东省境内的西江、北江、东江和韩江形成的水系网络,构建起沿江(水系)森林网络。“城”:通过城市林业建设,建设城市绿色森林体系。
                            组团式林业生态圈布局
  “一圈”:珠江三角洲城市林业生态圈。也就是以广州为中心,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江门、惠州、东莞、中山8市所辖38个县(市、区)。将主要发展城市林业,建设城市森林,改善和提升城市生态质量和品位。保障城市生态安全,实现城市生态文明。以达到建成以森林为主体的城市森林生态网络体系,营造出“城在林中、路在绿中、房在园中、人在景中”的城市森林氛围。城市空气清新、环境优美、生态良好、人居和谐。
  “两翼”:东、西两翼沿海防护型林业生态圈。也就是由汕头、潮州、揭阳、汕尾4市所辖20个县(市、区)组团的粤东南沿海防护型林业生态圈和湛江、茂名、阳江3市所辖18个县(市、区)组团的粤西沿海防护型林业生态圈两部分组成。将侧重于恢复海岸生态系统,改善和提升沿海防护林的生态防护功能,提高沿海区域森林生态系统抵御台风等自然灾害的能力。发展林业产业,建设林业生态文明。最终建成具有完整性和多样性的森林生态系统和景观,区域生态良好,社会文明,人居环境安全、舒适。
  “四江”:粤北山地、丘陵(四江流域)生态公益型林业生态圈。也就是由梅州市所辖8个县(市、区)组团的韩江上中游生态公益型林业生态圈,河源市所辖6个县(市、区)组团的东江上中游生态公益型林业生态圈,韶关、清远2市所辖19个县(市、区)组团的北江上中游生态公益型林业生态圈和肇庆、云浮2市所辖13个县(市、区)组团的西江中下游生态公益型林业生态圈组成。侧重于丰富、改善森林生态系统和景观的完整性和多样性,提高森林涵养水源和保持水土的能力,发展林业产业,建设林业生态文明。最终建成为珠江三角洲乃至香港、澳门的绿色生态屏障,并为其提供生态安全保障。
                两大林业体系提供安全保障:构筑多层次林业生态安全体系
  广东将根据自身的自然和社会经济特征,以维护和再造良性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以及具有代表性的森林景观为目的,通过水土保持林、水源涵养林、沿海防护林、农田防护林、生态脆弱区植被恢复、生物多样性及森林公园等基础性林业生态工程以及绿色通道工程和人居森林工程建设,构筑起由不同层次、不同水平、不同规模的完备森林生态系统组成的满足全省社会经济发展和维护全省国土生态安全要求的生态公益林体系。
  将主要实施的基础性林业生态工程包括:水土保持林建设水源涵养林建设、沿海防护林建设、沿海红树林建设、农田林网(平原绿化)建设、生物防火林带建设、生态脆弱区植被恢复、防治荒漠化建设、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森林公园建设工程等,加上绿色通道建设工程和人居森林建设工程,使城市、农村居民居住环境绿化美化。 
                        林业产业体系成经济新增长点
  广东将根据林业生态建设的总体要求,遵循人与自然、社会经济与资源开发建设相协调的基本原则,把林业产业的发展从单纯追求经济效益上升到生态化发展的层面,以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短轮伐期工业原料林基地、经济林基地、竹林基地、种苗花卉基地等商品林基地建设为基础,以原料基地化供应、规模化经营、科技含量高的木浆造纸业、人造板业、松香深加工业、家具制造业及林果加工业等林产工业为突破口,以森林生态旅游等生态服务业建设为重点,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的运行模式,建成可持续发展的林业生态化产业体系,提高广东林业生态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份额,增强全省林业产业体系的综合竞争力和生态承载力,使其成为广东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林业产业发展对区域生态的影响,确保既满足当代社会经济发展对生态、森林产品、森林服务的需要,又能为子孙后代创造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
  根据广东林业生态省建设的总体要求,在满足保障区域生态安全的基础上,大力发展以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短轮伐期工业原料林基地、经济林基地、竹林基地、种苗花卉基地等商品林基地建设工程为主要内容的林业第一产业;优先发展以原料基地化供应、规模化经营、科技含量高的木浆造纸业、人造板业、松香深加工业、家具制造业及林果加工业等林产工业为主的第二产业;积极推进以森林生态旅游为主体的林业第三产业建设。以第一产业发展为基础,第二产业建设为突破口,第三产业发展为重点,组织起合理有序、衔接紧密的林业产业体系。(本版撰文/摄影 彭尚德 陈尖 黄锦添 李涛 唐洁 黎明) 附件: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