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共管:破解自然保护区管理难题

新华社沈阳5月29日电(记者段世文)国家林业局野生动物保护司负责人今天在此间举行的一项成果交流推广会上表示,借助国际资金,引进国际先进自然保护理念,采取具有创新性的组织、计划制定、技能开发、信息管理,并把当地社区结合到自然保护区管理之中的方法,是全面提升我国自然保护区的管理能力、建立更为科学合理有效的自然保护区模式的有益尝试。
    自1956年第一个自然保护区建立以来,截至2001年底,我国已建立各种类型的自然保护区1551处,占我国国土面积的14.4%,基本上形成了种类比较齐全的布局和体系,85%以上的珍贵稀有野生动植物和80%以上的具有特殊意义和价值的生态系统得到了保护。但是,由于国情和经济发展水平所致,我国的自然保护区管理水平和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差距仍然很大。尤其是在自然保护区周边,生活着的大多数都是贫困人口。如何解决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和周边群众发展经济之间的矛盾,一直是个难题。
    即将于今年6月结束的中国自然保护区管理项目,是由全球环境基金捐款1790万美元于1995年启动的,涉及福建、江西、湖北、云南、陕西等5个省的武夷山、长青、鄱阳湖等9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引进国外先进经验和自身艰难探索下,这一项目成功摸索出一套“社区共管”的先进管理模式。
    据介绍,这一模式的做法是,根据自然保护区当地群众和政府生存发展的需要,通过促进参与和利益共享,使周边群众和社区从自然保护区的可能破坏者变成共同管理者,把孤立的生态系统变成了开放的经济社会生态系统,从而达到长期有效可持续发展的目的。项目保护区组织编制了农业技术推广材料,发送到当地农户手里,并提供技术示范,在神农架、太白山、西双版纳完成了节柴灶的改造,周至等保护区周边群众得到的是核桃、花椒等栽培丰产技术。保护区周边村民还学到了植物嫁接等技术。另外,一批村民接受了教育培训和农技推广,成为农业技术骨干,这些都为当地社区的经济发展打下了基础。
    据北京林业大学教授温亚利介绍,通过实施社区共管,8个自然保护区周边的10个村子2500名左右的村民,在传统文化、风俗习惯和宗教等得以有效保护的同时,其经济效益也通过生态旅游、社区发展、科技扶贫等得以实现和提升。
    据国家林业局野生动物保护司介绍,我国将在下半年启动新一轮自然保护区管理项目,这一新项目将涉及云南、四川、海南、甘肃、贵州、湖南、湖北等7个省的13个自然保护区。项目资金仍主要由全球环境基金捐款获得。 附件: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