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氏原羚:像大熊猫一样珍贵

由于自然环境的恶化和乱捕滥猎等,昔日普氏原羚成群成片在草原上自由自在生活的景象已成为过去,这一珍贵的物种目前全世界仅存大约300只,它们过去拥有的广阔家园也消失殆尽,如今只剩下青海省的青海湖环湖地区。1996年、1998年,普氏原羚先后被国际自然保护聪明红皮书列为极危级动物,1999年中国的濒危兽类红皮书中将其列为极危级动物。专家指出,普氏原羚已经成为像大熊猫一样珍贵的濒危物种。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蒋志刚研究员领导的普氏原羚研究组,对普氏原羚研究多年。近日,他和中国国家林业局野生动物研究与发展中心李迪强博士专程赴青海湖地区,对普氏原羚再次进行了专门调查。调查发现,到目前为止,历史上曾广泛分布于内蒙古、青海、宁夏和甘肃的普氏原羚,现只在青海湖边出没,它们分布在湖东、鸟岛和元者3个区域,范围十分狭小。据1994年至2001年的连续统计估算,3个种群总数在300只左右,其中最大的一群在湖东,约有150只。 

    鸟岛种群位于青海湖鸟岛附近的荒漠草原中,活动范围约75平方公里。由于牧场围栏使普氏原羚的活动和觅食受到了限制,而狼的捕食使普氏原羚种群的恢复和发展受到了极大的影响,这一种群现仅存有53只。 

    元者种群位于青海湖东、元者村和湖东种羊场的中间地带,与湖东种群紧邻,面积为333平方公里,是历史上分布于倒淌河流域的残余。据当地牧民介绍,上个世纪60年代初,倒淌河流域曾经分布着成千上万只普氏原羚。元者种群分布区的人口密度相对较大,没有狼群分布。普氏原羚集群活动,易于被猎杀,偷猎活动仍然存在。栖息地丧失和偷猎是元者种群面临的直接威胁。 

     湖东种群位于青海湖的东北边,面积约890平方公里。由于栖息面积较大,草场围栏密度也较小,活动空间较其他两个种群大,是数量最多的一个种群。迫于人类放牧活动的干扰,原来生活于典型草原区的普氏原羚不得不迁入沙漠、草地的生态交错带。当家畜转入夏季牧场,沙漠中的普氏原羚会重新深入冬季牧场草原采食,当不得不和家畜共享食物源时,为了避开牲畜放牧的干扰,普氏原羚只得在傍晚和天黑后采食,而由于狼也在夜间活动,避过了牲畜的普氏原羚却增加了与狼遭遇的机会。 

     狼作为生态系统中的捕食者,是普氏原羚的主要天敌。据调查,狼猎杀的动物多为老年和幼年个体,在被狼捕食的普氏原羚残骸中,80%为普氏原羚幼体。专家分析,狼对普氏原羚幼体的猎杀将极度危害普氏原羚种群的生存,在目前这种捕食压力下,普氏原羚将在50—100年内灭绝。 

     另据有关资料显示,上在个世纪60年代,普氏原羚还非常多,正是普氏原羚和青海湟鱼救了不少人的命。从那以后,类似的大规模的围捕虽未再发生过,但猎杀活动却从未停止。1995年,在环湖地区还生活有5个普氏原羚种群,分别在倒淌河乡元者村一带、湖东种羊场、鸟岛附近、天峻县快尔玛乡以及刚察县哈尔盖乡与海晏县甘子河乡交界处。7年后的今天,除了前3处外,后两处地方的普氏原羚种群已然消失了。

     李迪强博士说,保护普氏原羚这一物种的惟一途径是保护仅有的普氏原羚野生种群,当务之急是在现有的普氏原羚栖息地建立保护区,并与当地政府以及湖东种羊场协商,对草场围栏进行必要的限制,为普氏原羚留一片生存的空间。 附件: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