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到“猕猴岛国”与猴同乐


    听说,在上川岛这个四面环水的海岛中有茂密的原始次生林,那里面藏着许多猕猴,可是,数量到底有多少,它们何时从何方来到岛上的,它们目前的生存状况如何……都是我们所不了解的。最近,记者随江门市林业局的工作人员一起来到上川岛,走进这个“猕猴岛国”。
     现场:终于有猴子领情了
  “呜……”一阵绵长而响亮的螺号响起,上川岛自然保护区的工作人员告诉我,老梁又开始吹螺号引猴了,于是我们加快了脚步,很快就来到了老梁招猴的地方。
  保护区的工作人员告诉我,老梁是上川岛猕猴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员,几年来,每当早上8时刚过,他就来到这里开始吹螺号,用准备好的番薯、桔子和干果招引猴子下山。“平时都会有猴王带队来的,昨天还来过呢,今天怎么啦?”老梁对我们说,一般情况下下山的猴群多则有50多头,少则也有七八头,饱餐后众猴随即重隐山林,踪迹难觅。今天,老梁的螺号都吹了好一阵了,却没有一只猴子下来享用这份免费的早餐,于是他把我们带到山脚旁的一块空地旁,“再在这儿等等看”。
  老梁的螺号还在“呜呜”地吹,但猴子仍没下来,于是老梁告诉我们:“现在是夏季,山里的食物很多,所以猴子不是经常下山,次数也不多,10月到来年5月吧,山上林子里能吃的野果少了,下山来的猴子就会多起来。”看到老梁的螺号已吹了大半个小时了,带来的番薯、干果等还原封不动地放在地上,我们有点灰心了。“来了”,老梁突然叫了一声,我环顾四周却没看到有猴子来,“就在那边的树上”,顺着老梁手指的方向,我才看到树上确实蹲着一只猴子,正在东张西望的,哦,虽然只来了一只,但总算是有猴子领情了。“小关,来,过来吃东西……”,老梁把带来的东西再抛远点给猴子吃。
  观察了一段时间,那猴子飞快地跳过来取了食物马上又回树上吃。“原来是小关,猴群可能不来了”,老梁告诉我,小关在争夺猴王战争中失利后就离群独居,它的鼻梁还受过伤呢,“如果群猴来了,它就会走了,它在,就说明群猴还在远处”。
                                          现状:保护区现有500多只猕猴
  据我们了解,上川岛猕猴省级自然保护区位于上川岛的东北端,它建于1990年1月,1996年7月成立管理站,主要保护对象是猕猴及其栖息环境。
  “经华南濒危动物研究所的专家考察鉴定,栖息在这里的猕猴是全省现有猴类种群中血种最纯、生物价值最高的,具有相当高的药用、实验价值。”保护区管理处的黄主任告诉我,在建立保护区前,这里的猕猴只有200多头,而且还经常遭到违法偷猎者的捕杀。保护区建立后,管理处组成了2个巡逻小组,分片巡逻,严格控制人员进入控制区,并及时对发现乱采滥挖野生植物和乱捕滥猎野生动物的行为进行查处,有效地保护了野生动物及其栖息环境的安全。
  由于坚持常年巡查,不仅杜绝了原来很多岛民用猎枪打猕猴的现象,还使保护区内的珍贵野生动物猕猴不受到外来人员的滋扰。几年来,保护站的工作人员已经搜获上百个偷猎的铁夹,捣毁数十个陷阱,而通过多年的宣传后,偷猎者也大为减少,当地居民保护猴子的意识也逐渐加强。目前,保护区内现有猕猴500多只,比建立保护区前增加了300多只。
                                            “招猴”:实现人与猴和谐相处
  由于保护区内的猕猴种群生物价值很高,保护区管理处为了恢复猕猴的种群数量,方便今后开展科研工作,从1998年开始实行“招猴”。“开始的时候,我们是在华南濒危动物研究所专家的指导下进行,主要是在猴子缺少食物的冬季和初春,每天上午为它们提供免费的早餐,老梁从那时起就负责这工作了”,保护区管理处的黄主任说。
  “以前的猴子都怕生,不敢下山的”,老梁告诉我,几年前上山为猴子提供食物时,怕生的猴子都警觉性很高,不愿意下来吃东西,“招”了几天都没有猴子光顾。终于有一天,4只饥饿难耐的猴子小心翼翼地下山,接受了老梁提供的食物,也许是这4只安然接受了食物的猴子起了作用吧,7只、10只、23只……越来越多的猴子来到老梁这里找食物了。现在,听到螺号的召唤主动下山来进食的猴子约有50头左右的,他们还会从人的手中抢食,“特别是刮风下雨天气,猴子外出觅食困难,便干脆下山来接受人工喂食。冬季和初春山上食物不多,它们也很喜欢来,这对保护猴群繁衍很有帮助。”
  “那现在为什么没有猴子下来?”看着我焦急的样子,老梁说这与气候有很大的关系,夏天山上食物多的时候,猴子都喜欢在山上觅食。“今天能看到小关已是不错了,曾有一个考察队来了好几次都没看见猴子,他们还怀疑这里究竟有没有猴子呢。”保护区管理处的黄主任也安慰我。“它的名字为什么叫小关?”“下山的猴子大都有名字的。”黄主任笑着说,几年来,他们与下山的猴子混熟了,也把猴群的成员摸得熟透了。为了方便辨认,他们干脆就给一些猴子起了名,通人性的猕猴也好像能听懂自己的名字,让保护区工作人员感觉工作有了回报。
                                            忧虑:猴群性别比例严重失调
  说起保护区内的猴子,工作人员都如数家珍,但同时也表现了深深的忧虑:猴子的性别比例严重失调,在下山觅食的猴群中,今年出生的小猴子全是公猴。
  黄主任告诉我,由于保护区内群山连绵起伏,茂密的原始次生林里人迹罕至,又有大海阻隔,使岛上的猕猴能在封闭的环境中繁衍生息,但这里的猕猴从何时来到岛上,又来自何方,至今仍然是个谜。
  群居的猴子一般由猴王带领,雄性猴子出生后,两三岁就必须彻底离群到野外独自生活,十几岁时再到别的猴群去和猴王争斗,由于只有猴王才拥有与雌猴交配的权利,在这个过程中,猴群保存了最好的雄性遗传基因,保持群体不衰败,而且保证了一个地区的猴类基因的多样性,使得这个物种不衰,同时,猕猴也是海岛独特的生物链中的优势生物物种。
  也正因为争夺激烈,猴王的王龄一般不会超过3年。“我们发现,下山接受免费早餐的猴群里雌雄比例严重失调,如42只猕猴中只有14只母猴,28只公猴,今年出生的几只小猕猴也全是公猴。”黄主任对于猴群性别比例失调的情形很担忧。
                                           未来:要为猕猴成长完善保护区
  台山市林业局对上川岛自然保护区的初步调查显示,目前岛上除了有500多只猕猴外,还有穿山甲、野猪、巨蜥、小灵猫、大壁虎等珍贵野生动物,单是蝴蝶就有100多种,它们栖居在110科、1000多种植物中,虽然林木受凛冽的海风吹着,普遍生长不高,但在山窝里也隐藏着高大的植物群落,有的树木也要两人才能合抱过来。
  “我们计划将保护区建设成为一个集自然保护、科研科普、生态旅游为一体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相信未来上川岛猕猴的栖息环境将得到更好保护。”江门市林业局的工作人员表示,今后,保护区将充分发挥自然资源优势,以上川岛飞沙滩省级旅游区为依托,把保护区建设成为以观赏野生动物为主的旅游观光点,同时还将陈列展出野生动植物标本、影像、书画,将保护区办成一个科普教育基地,并与我市红岭种子园江门市级科普教育基地、沿海红树林观赏点连成一线,打造一条极具特色的林业生态旅游线路。 附件: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