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从化林区开展动植物调查

  在广州7434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究竟有多少种植物、多少种动物与人类一起生活,恐怕没有一个人能说清楚。2005年4月,广州市林业部门组织广州市陆生动植物考察队对广州地区动植物进行考察。此次陆生动植物考察队由华南濒危动物研究所联合华南植物园、中南林学院的专家、教授组成,并于2005年4至5月对广州地区进行首次野外考察。据了解,这次野生动植物考察,将伸延到2007年4月,为期2年半。 在对流溪河国家森林公园的考察中,初步得出的结果是,种子植物166科,1204种;兽类51种,其中有食虫目2科3种,蝙蝠目3科5种,鳞甲目1科1种,食肉目5科24种,啮齿目4科14种,兔形目1科1种,偶蹄目3科4。两栖动物21种,隶属2目6科,约占广东省两栖类动物已知总数的45.7%;爬行动物35种,分属3目11科28属,约占广东省已知爬行动物134种的26.1%,其中属于东洋界的种类有30种(亚种),占85.7%,古北界种类有5种,占14%。从物种调查的多样性系数来看,从化最高,达2.5,广州最低,只有零点几。鸟类发现110种,其中广布种20种,占全部种类的18.2%,古北界的鸟种17种,占15.4%,东洋界有73种,占66.4%。 初次动植物考察,最大的收获是在森林公园三桠塘景区发现了国家一级保护植物伯乐树。   2005年4至5月,广州陆生野生动植物考察队在从化市龙潭、东明、大岭山、良口、吕田、流溪河国家森林公园等地进行了为期39天的考察,并作样本登记。特别是在流溪河国家森林公园内,他们发现了许多动植物,其中不乏国家、省级保护的动植物。其中植物有国家一级保护植物伯乐树、国家二级保护植物苏铁蕨、厚叶木、绣球茜、花榈木、土沉香;黑桫椤、刺桫椤、粗齿桫椤、金毛狗;省级保护植物穗花杉、白桂木、吊皮锥、粘木等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蟒蛇、中华秋沙鸭、云豹(历史上曾有);二级保护动物有鸳鸯、大灵猫、赤腹鹰、虎纹蛙、褐色鸦鹃、蛇雕、小鸦鹃、红隼等等。   2005年10月,动植物科考队30多人分两组、三队从东南西北不同方位划分20多样线在野外深入调查野生动物资源,千姿百态的野生动物物种也精彩地呈现在队员的样本里。科考队在考察中除自己大饱眼福外,还收集到一件件的样方(本),这使他们感到欣慰、喜悦。据领队的胡慧健教授说,第二次调查收获比初次还要多,具体数据正在进一步整理中。 附件: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