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德市森林消防队伍奋勇抗洪抢险

受强热带风暴“碧利斯”影响,英德市遭遇特大洪涝灾害。7月15至19日,全市24个镇街不同程度受灾,其中受灾最严重的有大站、英城、沙口、浛洸、望埠等15个镇街,受灾人口4175万人,转移受洪水围困群众10多万人。在这次抗洪抢险战斗中,英德市民兵森林消防队伍表现出了极强的战斗力。 从7月15日晚8时开始,英城街道办事处森林防火指挥部就组织民兵森林消防队员13人、林业站干部职工7人共20人组成抗洪抢险救灾队伍分别前往受灾严重的村(居)委会投入抗洪抢险工作。7月16日夜9时许,北江河水继续上涨,洪水已超过了北江大堤的防护能力,致使洪水漫堤,英城街道的白沙、江湾两个村6000多名群众的生命财产受到了严重的威胁,街道防洪抗洪指挥部决定转移群众。民兵森林消防队员和林业站人员用森林消防车鸣警报、喊话,步行到各村组、各家各户鸣锣通知群众转移。仅用了两个多小时,就将6000多名受洪水围困的群众全部转移到安全地带。 西牛镇洪水最高水位35.30米,超过警戒水位6.3米,历时68小时。全镇有高道、鲜水、社区、小湾、西联、赤米共六个村(居)委会66个村民小组受灾,受灾人口达29000人。对突如其来的洪水,西牛镇组织了各级干部群众、民兵森林消防队员进行抗洪抢险。该镇民兵森林消防队迅速成立了抗洪抢险小分队,分组到社区居委会沿江路,钱塘路一带地势较低的居民住宅区帮助群众转移到安全地带,1306人被转移脱离险情。抗洪抢险小分队还参加了鲜水防洪堤护堤工作,洪水即将漫堤时,积极运送沙包土包等物资,直到大堤安全,小分队才撤离防洪堤。灾后,小分队又积极投入到救灾复产工作中去,并到社区各街道、撒石灰、投放漂白粉等,积极做好消毒杀菌工作。 石牯塘镇民兵森林消防队伍,既是森林消防队伍,又是防汛、抗洪抢险以及维护社会稳定、处理突发事件的专业治安的队伍。还把民兵森林消防中队编入派出所管理的维护社会稳定,处理突发事件的专业的治安中队,实行一兵多用,参加维护社会治安的工作。“碧利斯”优异侵袭期间,在建的锦潭电站大坝库区洪水猛涨,大坝安全受到严重威胁。民兵森林消防中队接到紧急通知后立即赶到现场,会同其他抢险队伍一起,用沙包加高加固坝肩堤围,同时维护抢险地点的现场秩序。经过三天坚守岗位的努力,加高加固了右坝肩,使大坝安全度过了洪峰,确保了大坝及下游人民群众以及生产的安全。 下石太镇民兵森林消防队伍发挥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2006年7月17日下午3时接到镇人民武装部紧急通知后,15名民兵森林消防队员立即前往镇政府集中,驱车赶赴英德市人民武装部参加英城镇洋塘河坎大堤(即防洪堤)的抗洪抢险工作。在整个抗洪抢险过程中,全体队员做到一切行动听指挥,始终坚守在抗洪抢险的第一线,为夺取抗洪抢险工作的全面胜利贡献一份力量。(英德林业) 附件: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