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投港币近1100万 华南湿地项目海丰展开

   
   
11月25日,全球保育组织世界自然基金会与汇丰集团,在海丰县宣布合作开展全新的华南湿地项目。该项目为期五年,共需投入港币约1100万元,由汇丰集团专为香港特区和中国内地而成立的“汇丰银行慈善基金”资助。华南湿地项目共分两个部分,第二部分将于稍后在福建省漳江口国家级红树林保护区启动。海丰自然保护区是华南湿地项目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目前,该保护区正在争取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汇丰集团主席葛霖、世界自然基金会总部首席营运官施德里等嘉宾专程出席了活动。广东省林业局局长邓惠珍、副局长陈俊勤、国家林业局湿地公约履约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印红,汕尾市、海丰县有关领导以及省林业局有关处室主要负责人参加了启动仪式。
海丰成我国侯鸟重点迁徙区和栖息地
深入海丰公平大湖自然保护区东关联安围分站,只见连片湿地水草丰茂,不时还有三五成群的白鹭或野鸭从水面掠过,如此和谐美景引来人们阵阵称赞。
广东海丰公平大湖省级自然保护区建于1998年,面积11588公顷,主要由公平、大湖和东关联安围等湿地组成,地处北回归线以南的海滨,气候温和湿润,雨量充沛。区内河流纵横,湿地种类多,水域和湿地面积占保护区总面积的70%,形成湖泊、河网、入海河口和红树林沼泽湿地。湿地内水产丰富,农作物种植面积广,海滨和周围大片良田为水禽的觅食、栖息、繁殖和候鸟越冬、停留、迁徙提供了优良的生态环境,是国际东亚候鸟迁徙路线的重要区域。
保护区内鸟类资源丰富,根据监测数据和专家论证,共有13目28科75种,其中国际二级保护动物的有鸢、白头鹞、鹊鹞、灰背隼等8种。今年3月,发现国际濒危保护动物黑脸琵鹭27只、国家重点二级保护动物卷羽鵜鶘24只,数量和比例均超过国际重要湿地所规定的标准。《全国湿地保护工程实施规划(2005-2010年)》将海丰湿地保护与建设列入国家湿地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工程项目。目前,保护区已完成了资源调查和申报材料编制工作,提请省人民政府向国家林业局申报国际重要湿地。
探索持续利用湿地的发展模式
海丰自然保护区位于东亚-澳大拉西亚迁徙水鸟的迁飞路径上,该迁飞路径每年为250多个物种共5000万只迁徙水鸟提供重要的停歇地和加油站。保育这块重要的湿地,可以长远保护这些迁徙鸟类。为此,保护区积极开展常规生态环境科研活动,考察湿地类型、面积、地壤类型、水质、生物种类和生长情况,建立水禽天敌档案,排查其种类、数量及变化,为保护区的建设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然而,保护区也面临严峻的挑战,人类不断地干扰,缺乏湿地管理经验及相关管理计划,以及当地社区对湿地保育的重要价值缺乏认识等等问题,降低了保护区长久保护水鸟和其它湿地物种的能力。
未来五年,华南湿地项目将利用基础数据和生态监察项目制定管理方案,以改善保护区的管理情况。据香港世界自然(香港)基金会高级培训主任、鸟类专家文贤继博士介绍,该项目共制定了四个目标,以探寻解决经济发展与湿地保护有关问题的途径。目标包括制定和执行保护计划;与当地养殖户合作管理水产养殖池塘,从而示范如何善用湿地;协助保护区申报国际重要湿地;以及开展一系列的教育和公众意识推广活动,为当地社区增建教育设施、推行环境教育项目和编制教材,以增加公众对湿地价值的认识。
                      全力组织实施,确保项目取得实效
广东省林业局局长邓惠珍在项目启动仪式上表示,省林业局将全力支持该项目的组织实施,加强指导和监督,确保项目能够取得预期成效。她说,海丰被称为“中国水鸟之乡”,每年为4万多只候鸟提供觅食、栖息、繁殖、越冬的理想场所,为保护湿地做了大量工作。海丰湿地项目的实施,将有助于提高管理湿地的水平及周边群众的湿地保护意识,进一步完善发展规划和管理措施,有效改善社区群众生活及保护区管护设施,并促使该保护区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该项目将成为粤港合作推动湿地保护事业的典范。
目前,海丰自然保护区认真组织编制了发展规划,完善保护区管护机构和内设机构,落实护林护鸟队伍,确保保护区建设和管理工作有序进行。为不断提高全民保护湿地意识,海丰县林业局每年都通过多种形式,大力宣传有关自然保护区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使周边村民对保护区的认识有了根本转变。同时,严厉打击破坏湿地资源和非法猎捕、贩运、购销鸟类活动,特别是在大批迁徙候鸟到达保护区的季节,集中组织执法人员到保护区巡查,突出检查野生动物经销点和餐厅等,依法严惩违法行为,使全县鸟类种群和数量保持相对稳定和增长。
海丰县开展的《调查规划保护区湿地保护工程项目和珍稀鸟类监测项目》已列入省野生动植物保护“十一五”规划。该县还与华南濒危动物研究所共建“海丰湿地野外台站”,进一步加强保护区内湿地鸟类的监测和科研工作。(编辑 唐洁)
附件: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