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直]南岭自然保护区开展志愿者写作团队体验式培训

  走进保护区、调查动植物、试走研学路径、参加专题培训、周末赶“墟”——这些听起来让人十分向往的活动就是广东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志愿者写作团队在近日参加首次培训时所亲历的特色安排。

  本次培训为期3天。培训首日,志愿者参加了由资深爬虫专家张韬老师为保护区的员工、志愿者及社区居民所做的专题讲座《常见毒蛇的那些事儿》,让大家对南岭的蛇类有了基本的认识,并为大家在这个蛇类动物频繁出没的盛夏季节提供了行之有效的应对方法。

蛇.jpg

  次日在保护区的探查也收获颇丰,看到了很多特有的乡土植物、盛开的野花、美丽的鸟儿。先是一小群栗颈凤鹛在一棵楤木上嬉戏,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力。紧接着,停栖在远处一颗高大树木上的两只美丽的红头咬鹃让大家的心情为之一振。虽然当日无缘见到南岭最具特色的一些物种,如黄腹角雉、仙八色鸫等,但仅看到的就已经让志愿者充分领略到了南岭作为观鸟圣地和动植物基因库的魅力。

  虽然在保护区的探察让人有些疲劳,但晚上还有另一场专题讲座《扑朔迷离的八色鸫——我与八色鸫的故事》在等待着大家。主讲人赵军在短短的两年时间内拍摄了17种八色鸫,是目前国内的最高纪录。她跟听众分享了她这些年拍摄这种美丽鸟儿的苦与乐,让大家更好地认识和了解了鸟类的独特魅力。

  第三日的培训是安排志愿者试走缓冲区的研学路径。这条被浓密的树荫所遮蔽的研学路径,虽然距离不是很长,但物种也是非常的丰富,有高大的树木、低矮的野花、蝴蝶、蛾子、蜻蜓、鸟儿、蝉蜕等等。沿途有一片郁郁葱葱的喜树园。作为我国的特有种,喜树高大、挺拔,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还是我国古典乐器的原材料。两个小时走下来,可以扎扎实实认识很多动植物朋友,不愧为一处自然教育的乐园。

  每周日早上才有的赶“墟”也是培训的亮点之一。作为每周只有一次的农产品集市,它可是南岭保护区所在地——五指山集镇一周最热闹喧嚣的时光。周边的村民大清早从6点开始就陆续到来,把带来的当季农产品在地面铺开、售卖,其价格跟城里比是非常的亲民,不到中午就会全部卖完。南岭研学基地周边还有一座葡萄园,客人可进园自采自摘,研学基地也计划在未来将其纳入到自然教育课程当中,学员可以进行头脑风暴,探讨如何在葡萄园开展自然教育和研学课程,并在不同的季节和时段亲自参与进来。

  凡此种种,都已被纳入保护区的研学内容之中,或正在实施,或已经被写入未来的规划。

  据广东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宣教科负责人介绍,南岭是绝佳的自然教育园地,多年来一直吸引着省内外多家自然教育机构、NGO组织到此,开展了一系列的自然教育活动,比如夏(冬)令营、森林营、自然营、亲子营等。营员在感受大自然的同时,学习到自然中的科普知识,从初识自然到热爱自然,以及从自然中感悟点滴。

  志愿者还在培训中了解到南岭宏大的研学规划:前期1-2年内打好基础,包括研学基础设施建设、研学组织建立、研学线路、课程、导师讲解员培训、自媒体等,以五指山为中心开展自然教育、研学初级、中级和高级活动,积累经验,不断改进提高活动服务质量和成效;中期3-5年,进一步完善南岭自然研学中心功能,辐射带动当地社区、中小学、企事业开展自然教育、研学活动,构建和完善南岭自然教育、研学体系,同时开展自然教育、研学理论研究,为健康、可持续研学方向提供科技支撑;长期5-10年,打造南岭国家公园国际研学实践基地和研学理论研究中心。

  目前,南岭自然教育基地还处于起步阶段,正在规划建设南岭自然博物馆、南岭自然教育生态园(森林体验园)、自然导赏路线,准备建立南岭科普宣教团队,统筹优化各地自然科普资源,努力发挥南岭自然教育基地的优势和特色,打造广东自然教育新亮点。对于期望达到的效果,广东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宣教科负责人还说道,“我们希望在这里的和到这里的每一个人都能从大自然中学到和用到不同的知识和感悟,体会到尊重自然、敬畏自然、保护自然的意义。”

附件: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