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梅县阴那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发现众多“珍稀濒危野生动物”

  近日,梅县阴那山省级自然保护区通过红外相机拍摄到多种珍稀濒危野生动物活动的珍贵影像。

  为加强野生动物保护,完成保护区野生动物本底资源调查,掌握保护区内动物资源变化情况,广东梅县阴那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成立调查小组,于2020年10月在保护区内按照公里网格布设红外相机,整个保护区共计安装红外相机35台,至今满1年监测,累计监测11585个有效工作日,获得51700份红外相机数据。通过对回收数据进行整理,共计拍摄到野生动物40种,隶属于8目17科,其中国家二级保护动物8种,分别为豹猫、斑林狸、白鹇、白眉山鹧鸪、领角鸮、画眉、红嘴相思鸟和红头咬鹃;广东省重点保护动物6种:中国豪猪和赤麂灰头绿啄木鸟、黄嘴栗啄木鸟、白眉鹀和小鹀;属于国家“三有”保护动物共计27种。

  通过红外相机监测,保护区收获颇丰,不仅获得众多“珍稀濒危野生动物”的宝贵影像,更是完成了阴那山保护区的野生动物本底补充调查,为保护区的有效管理提供了数据支撑。

  众多野生动物的陆续发现,证明保护区多年来的保护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也更加坚定了保护区工作者的信念。为更全面掌握保护区内的野生动物资源状况,实现保护区全方位监测,接下来,保护区将继续深入开展野生动物监测工作,进一步加强保护区自然保护地的保护与管理,为野生动物提供更好的生存空间。

附件: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