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中山国家森林公园自然教育工作向多元化发展

  作为广东省首批省级自然教育基地,广东中山国家森林公园自2019年获颁“广东省自然教育基地”以来,积极响应省、市有关自然教育的政策要求,加大对自然教育基地的建设及运营投入,优化基地配置,开展多场活动,吸引了7000余人次参与。2021年,广东中山国家森林公园自然教育基地的变化和活动有哪些?一起来回顾。

图片

  一、基地硬件建设与完善

  “五感花园”新颖别致。基地充分利用公园场地优势,打造了600平方米的自然教育之家室外场地,种植了对应“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五感体验的植物,配置多个互动趣味的科普牌,以及沙池、攀爬网,让青少年在室外场地游玩的过程中充分联动手、眼、鼻、耳、舌、脑。年幼的体验者还可以进行感统训练,在自然中畅玩。

  自然教育之家功能更加丰富。充分利用自然教育之家布局,增设手工教室及户外游玩场地,可供青少年开展手工劳作、趣味实验、户外小游戏等课程活动。

  自然教育径趣味更多。基地在已建1.1公里的自然教育径基础上,再建一条4.5公里的自然教育径,以沿途的森林植物为主题,配以20个自然教育科普牌,沿途更添趣味。此外还新增了200个二维码树牌、1700个山茶园的二维码小科普牌,将自然科普做实做细。

  二、基地课程活动运营

  除了基地基础设施完善外,2021年还举办各类自然教育主题活动34场,共有7175人次参与。

  自然教育大型活动。今年森林公园共开展了“百童绘自然”大型绘画创作比赛、自然博物识别活动、第三届森林文化周中山分会场活动共3场自然教育大型活动,共有600人参与。

  自然教育课程。开展叶子的秘密、岭南花卉赏、种子奇妙旅行、树木园奇妙夜等10场自然教育基地课程,共4675人次参与。

  自然教育研学活动。组织10场研学活动,研学路线串联了公园内多个植物主题园以及自然教育之家,以“寻迹自然”为主题,让青少年在徒步研学过程中领略大自然的奥秘与神奇。

  自然教育进校园。基地与中山市多所具有代表性的中小学联动,开展了11场自然教育进校园活动,主题包括舌尖上的中山民俗植物故事、中山市树“凤凰木”的10个小秘密、五颜六色的染料植物等,共1600名中小学生参与。

  三、基地软实力提升

  自然教育导师素质提升。组织32个课时的自然教育导师培训,培训内容涵盖自然教育课程的设计理念、自然教育项目式实操学习、自然教育手工制作体验、常见昆虫、蜘蛛及节肢动物、栖及爬行动物介绍、自然教育拍摄及视频制作技巧与实践等方面。组建自然教育志愿者团队。组建了一支30人的以大学学生和在职社会人员为主的自然教育志愿者团队,配备了统一的志愿者马甲、工牌等。

  获得奖项和好评。今年基地举办了第二届粤港澳自然教育季分会场、第三届森林文化周中山分会场、世界地球日宣传、全国科普日暨科普嘉年华等多项系列活动,好评连连。基地自然教育导师廖浩斌获得广东省林业部门评选的“2021年广东省自然教育之星”、张莎在“‘读懂自然’2021年广东省自然教育大赛”获优秀奖。

  2021年中山自然教育工作成果丰硕。自然教育基地硬件设施得到提升,让市民群众和中小学生有更优质的体验自然、学习自然的条件;活动和课程的举办,使青少年有机会接触到课堂和书本以外的知识和体验,建立起人与自然的联结,培养他们正确的自然观和世界观。首次尝试“你点我送”自然教育进校园科普活动形式新颖,受到各学校的一致好评。今后,广东中山国家森林公园将在自然教育工作上向多元化发展,更好为中山市生态文明建设作出贡献。

附件: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