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关] 入选2022年度国家林业碳汇试点市(县)名单

  近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发布《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办公室关于公布2022年度林业碳汇试点市(县)和国有林场森林碳汇试点名单的通知》,韶关名列其中。

  为什么是韶关?韶关市位于广东省北部,北江中上游,与湖南、江西交界,素有“三省通衢”之称,被誉为岭南生态屏障、华南生物基因库,处于广东省“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新格局北部生态发展区的重要位置,是国家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全国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地,是粤港澳大湾区生态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截至2021年底,森林面积1371743公顷、林地面积1446366公顷、森林覆盖率74.5%、森林蓄积量10066.94万立方米,各项森林资源核心指标数据均稳居全省前列。

  韶关市立足优良生态资源禀赋,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大力实施绿化造林与生态保护修复,不断提升森林质量,保护森林资源,全面统筹乡村绿化美化和绿色惠民产业,以全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为重要抓手,精准发力,持续推进国土绿化。“十三五”期间,全市共完成造林更新11.14万公顷,完成碳汇工程造林2.13公顷,新建、完善提升生态景观林带折合面积1433.3公顷,新增完成封山育林面积3.85万公顷,完成石漠化地区综合治理 1.486万公顷。2018年,广东粤北南岭山区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试点被确定为全国第三批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试点项目(省唯一入围项目);2019年,凡口铅锌矿矿山综合生态修复和韶关市大宝山新山片区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2个项目获评“广东省首届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十大范例”;2020年,“韶关市大宝山新山片区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再次被广东省林业局列为“生态修复十大样板工程”;2022年,韶关市南雄市梅关古驿道重点线路生态修复项目入选“十大范例”名单;韶关市南雄市稀土矿区矿山地质环境修复治理项目入选“十大范例提名”名单;韶关市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石漠化区域综合治理项目入选“单项奖”,全市生态修复成效显著。

  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及碳达峰碳中和相关重大决策部署,进一步扎实做好森林提质、扩面、增效,有效发挥韶关市森林固碳作用,提升生态系统碳汇增量,实现森林资源资产价值化,助力“双碳”目标如期实现,根据《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办公室关于组织申报林业碳汇试点市(县)建设项目的通知》精神,韶关市林业局联合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在前期多次讨论交换意见的基础上,结合全市森林资源现状,共同制定该方案,具体实施国土造林绿化空间调查评估及林草监测工程、高质量水源林及大径材基地建设工程、国家储备林示范建设工程,着力解决韶关市森林质量不高、林分结构不合理、林业产业结构单一,资源资产价值转化动力受限等问题。

  广东省韶关市林业碳汇试点建设项目严格落实《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办公室关于组织申报林业碳汇试点市(县)建设项目的通知》要求,统筹辖区10个县(市、区)和6个市属国有林场,围绕探索林业碳汇巩固提升经营模式和关键技术及林业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具体开展构建“林—城”结合的碳汇造林模式、开发“提质、增汇、高产”林业经营模式、开展巩固保护森林现有碳储量行动、开展林业产业集群、“以减代增”智慧林长建设项目等建设,实现资源资产价值化等建设内容。

  实施广东省韶关市林业碳汇试点建设项目,可获得巨大的社会、经济、生态效益。项目有助于增加森林覆盖率,改善林分质量,优化营商环境,缓解就业压力,促进全市低碳经济健康发展;带动周边上下游产业发展以及开发碳汇项目进行碳汇交易,促进农民增收;更加有效地保护森林资源,达到“减少森林碳汇损失和碳排放就等于增加了森林碳汇”(以减代增理念)的目的,有效地防止水土流失,涵养水源,净化空气,提高国土绿化效能,改善人们的居住环境,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附件: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