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企石镇东清湖湿地公园独特的水系自然风光和湿地成为鸟类理想的栖息地。每年,大批的白鹭、长脚鹬、扇尾沙锥、黑水鸡等鸟类飞临东清湖,它们是美丽的使者,给这座智造新城增添了田园意趣和浪漫诗情。
这几天,正是观鸟最佳时节之一,让我们一起来“云观鸟”。
常住居民:“环保鸟”白鹭
在东清湖湿地公园,白鹭也是“常住居民”。它们被誉为“大气和水质状况的监测鸟”,对生态环境比较挑剔,素有“环保鸟”之称。
白鹭选择生存的环境就是污染比较小的湖泊、沼泽地和潮湿的森林中,常常与其他涉禽在河岸边觅食,能够相互警示防御天敌。
白鹭站立时常一脚立于水中,另一脚曲缩于腹下,头缩至背上呈驼背状,长时间呆立不动,此时不宜惊扰。
“红顶精灵”——黑水鸡
东清湖湿地公园,还能观赏到“红顶精灵”——黑水鸡。黑水鸡像鸡又像鸟,头上有鲜红色额甲,两胁具宽阔的白色纵纹,脚黄绿色,脚上部有一鲜红色环带,甚为醒目。
黑水鸡就像是湿地中的黑精灵,喜欢生活在有水生植物生长的淡水湿地、沼泽、湖泊,成对活动,以水草、小鱼虾和水生昆虫等为食。黑水鸡善于潜水,在遇到人类“惊扰”时会潜入水中,潜入水中的时间很长,并且潜行能够达到10米以上。
鸟界“名模”——长脚鹬
这种如此美丽的模特小小鸟,多数栖息在淡水环境中,喜爱湖泊、沼泽,也会出现在沿海盐田、虾池中。
长脚鹬身形身形小,经受不住海水的汹涌,因此不出现于海中。
长脚鹬常常单独或成对、成小群在浅水中或沼泽地上活动,非繁殖期也会聚集成较大的群体,一起觅食玩耍,抵御天敌。
长脚鹬在水中虽然行动缓慢,但是也步履稳健、轻盈,姿态优美。
“潜伏高手”——扇尾沙锥
扇尾沙锥多在晚上、黎明、黄昏三个时间段活动,白天多隐藏在植物丛中,在干扰小而又有隐蔽的地方,有时白天也活动,当有干扰时,常就地蹲下不动,或疾速跑至附近草丛中隐蔽,头颈紧缩,长嘴紧贴胸前,直到危险临近时才突然冲出,并伴随“嘎”的一声鸣叫而飞逃。觅食时,扇尾沙锥主要用细长的嘴啄食泥土中的软体动物、昆虫幼虫和蠕虫等。
近年来,企石的珍稀鸟类频现,主要归功于企石良好的生态环境。东清湖湿地公园在建设过程中,充分保护了东清湖原有河滩的生态环境,建成市级湿地公园,大面积的绿化覆盖,成为各种生物繁衍的乐园。
▲翩翩起舞
▲水上飞翔
▲嬉戏
▲栖息中的鸟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