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 “口袋公园”盛满市民“微幸福”

  “家门口旁边的吴川金叶生态公园,虽然小但是环境优美整洁,很多街坊邻居每天都到公园散步锻炼。”

  正如家住吴川市区潮江路的郭姨所感受到的,如今漫步港城的街头巷陌,不经意间,就能遇见设计精巧的“口袋公园”。公园里,人们散步休闲,或歇脚聊天,或下棋娱乐……

  口袋公园,是指面向公众开放、规模较小、形状多样、具有一定游憩功能的公园绿化活动场地,类型包括小游园、小微绿地等。近年来,湛江因地制宜建设了一批小巧多样、环境友好、群众满意的“口袋公园”,越来越多的市民在家门口即可实现“推窗见绿、出门入园”的美好生活。

开发区园岭路口蓝色港湾小游园。李忠 摄

  “口袋公园”让城市居民“推窗见绿”

  城市“角落”成为健身休闲好去处

  在高楼林立、车水马龙的城市空间中,“穿插”着绿意盎然、星罗棋布的空间,居民在家门口就能“推窗见绿、出门入园”。从广义上说,这些空间都是小型公园,也可以是小广场、林荫步道、庭园、公共绿地等。如今,这些小空间有个形象的名字——“口袋公园”。

  “吴川金叶生态公园小而美,如今我和街坊邻居们,出门就能到公园健身、休闲、娱乐,日子真是越过越好了。”郭姨常常对家门口的这个“口袋公园”赞不绝口。位于吴川市区潮江路东侧的金叶生态公园,占地面积4380平方米,是吴川比较典型的一个“口袋公园”。这里有假山瀑布、草坪绿地、长廊石凳、广场水盘喷泉等,各类乔灌木点缀其中。

  在湛江,类似金叶生态公园这样的“口袋公园”还有很多。例如,赤坎区达标花坛西南侧小游园、开发区法院门前小公园、开发区园岭路口蓝色港湾小游园、海东广场东小游园……小巧且精致的“口袋公园”,将城市的“犄角旮旯”充分整理并加以利用,成为市民开展休闲娱乐、锻炼健身等日常活动的好去处。

  近年来,湛江充分利用公共绿地、边角地等小地块,在群众家门口建设了一批功能完善、亲民便民的“口袋公园”。虽然“口袋公园”占地面积小,但每一处都小巧精致、环境优美、设施齐全,满足了人们简单而短暂的休憩需求,如饭后的散步、小坐或儿童的游戏等,为群众提供了高品质的活动空间。

  据了解,湛江在持续提升中心城区绿地品质的同时,也把提升公园绿地公共服务均等化作为重要任务,转变观念,从过去园林绿化满足有“绿量”到着力提升绿地品质,不断满足人们的需求,助力便民生活圈的构建。

  湛江还以“公园+”为小公园注入教育、文化、体育等多元活力,增加吸引力,让“口袋公园”成为意趣盎然的活力空间;同时还加强园林绿地与健身、康体空间的结合,设置健身步道及康体设施,提升户外绿色公共空间减缓压力、调节身心的功能,成为市民舒缓身心和促进健康的近便地,拓展城市生活的健康空间。

  例如,位于湛江中医学校内的“药用植物园”,种植了200多种中草药植物,每种植物都配有专属名牌,巧妙地将休闲生活与传承中医药文化结合,将功能性和特色性相统一,成为青少年的科普园地;麻章长布片区游园,里面布置有颇具现代化气息的圆凳、圆灯;麻章福民社区农垦西公园内果实累累,石榴、芒果飘香……这些“小游园”是现代城市珍贵的绿色资源,也成了港城居民亲近自然、休闲健身、融入城市文化的好去处。

  建议建立共建、共管、共享新模式

  让“口袋公园”保持“常绿常新”

  据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全国各地统筹利用城市中的边角地、闲置地、绿地、废弃地等,因地制宜规划建设或改造“口袋公园”,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约15平方米。在湛江,口袋公园则如“珍珠落玉盘”般散落在城市空间,并逐步形成绿色开放空间体系,实现居民出门步行10多分钟即有一片可休憩、可交往、可健身的绿色共享空间。

  “改造后的口袋公园,环境好了,设施齐全,健身游玩也不用再走远。”家住开发区园岭路口的李女士说。湛江市近年大力推进小游园建设,如今小游园街头“朵朵开”,惠及城区各个区,深得市民称赞。出门见绿,步行不远就有游园,可健身、休闲、娱乐、亲近自然……越来越多的市民正在享受这样的健康生活。

  如今,各具特色的“口袋公园”已成为湛江市提升绿色生态文明的一大亮点,拓展了居民的休闲空间,提高了百姓的幸福指数,平衡了城市绿地面积,提升城市环境承载力,让城市变新、变美、变绿,让市民真正享受到“生态红利”,充分彰显了浓厚的民生情怀。

  湛江市人大代表林壮锦认为,“口袋公园”尽管是烘托城市主景观的“配角”,但对于居民而言却又往往会成为生活休闲的“主角”,在高密度城市中营造出独立的绿色空间。它虽小,却能“闹中取静”。

  “口袋公园”见缝插针地出现在城市的角落,往往又承载着社区居民休憩交往、运动健身、儿童游戏、文化展示等功能。林壮锦建议,“口袋公园”要“常绿常新”,就要突出建管并重,紧抓管护和养护环节,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协同、群众参与的全民共治。一方面要加强对口袋公园养护管理,不断提升园林绿化精细化水平,探索推进园林绿化养护市场化管理机制;另一方面又要提高市民的参与感和责任感,建立完善口袋公园共建、共管、共享新模式,通过口袋公园的建设让更多让居民“推门见绿、移步入园”,让城市更有“颜值”、更有“气质”。

  更值得市民高兴的是,今年11月,湛江市区七个小游园景观品质提升项目出炉,致力于打造家门口的“幸福绿地”,目前正公开向全社会征集意见。这七个即将焕新升级的小游园包括:紫荆园、幸福小游园、寸金二横路侧小游园、桥兴园、百果园、康顺小游园、怡福广场侧游园。

  未来,湛江还将建设更多颜值不断提升、功能不断健全的“口袋公园”,让居民的幸福感、获得感不断攀升。  

附件: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