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庆] 加强生态保护修复,提升湿地生态功能

  作为“大湾区最美生态绿洲”,肇庆湿地资源丰富,类型多样。根据全国第二次湿地资源调查数据,肇庆湿地总面积106.59万亩,占国土面积的4.7%。其中河流湿地53.61万亩,湖泊湿地0.96万亩,人工湿地52.02万亩。

  目前,肇庆建有湿地公园11个,市级饮用水源保护区9个,海洋和渔业系统自然保护区或种质资源保护区8个。在11个湿地公园中,有3个为国家湿地公园,分别是星湖国家湿地公园、广东怀集燕都国家湿地公园和广东四会绥江国家湿地公园。

  如何守护好这些绿色“宝藏”,加强生态保护修复,提升湿地生态功能?肇庆有“招”。

  实施生态修复工程

  据了解,为扩大并营造适合鹭鸟栖息的生活环境,肇庆在星湖国家湿地公园仙女湖区域重建了3500平方米的鹭鸟栖息地;在金沙滩至灵芝岛沿岸实施生态修复,通过打松木桩、回填种植土,种植芦苇等水生植物,筑固湖岸,达到丰富湖岸生态多样性。

  肇庆还从重建并恢复水生生态系统方面入手,通过干湖清理杂鱼、种植和精心护养水草,营造水下森林,使星湖里湖水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提升。同时,肇庆实施波海湖与仙女湖藻类生态调控,净化水体。

  实施湿地水体综合整治

  碧水更多,水质更优良。随着西江水质的提升,越来越多的肇庆市民爱上在西江边散步嬉戏。

  水质改善的背后,是肇庆实施湿地水体综合整治的结果。肇庆通过制定西江水质保护规划和负面清单,使各县(市、区)整体推进新一轮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排查治理北岭山违法用水和星湖周边污染源,推动星湖水质持续改善。

  与此同时,肇庆还组织开展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治理攻坚战,以及饮用水水源地综合整治专项工作,推进西江、北江沿岸环境联合整治,加快改善城市水环境质量。

  协调联动做好保护工作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湿地保护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形成共识。肇庆协调联动多方,为湿地保护作出长期努力。

  一方面,肇庆建立了湿地保护执法监管协作机制,以及全市湿地保护联席会议制度,制定并印发了《肇庆市自然保护地日常监督管理工作制度》,结合全面推行林长制,落实湿地管护责任,及时制止违法破坏行为。

  另一方面,肇庆加强科研监测,为科学保护管理提供依据。以星湖国家湿地公园为例,其通过采取资源共享的方式,与省、市科研机构、高校合作,开展湿地科学监测和研究;与肇庆市气象局合作共建气象监测点,对园区雷电、风力风向、湿度等情况进行长期记录和数据共享;与省林业调查规划院合作实施湿地生态监测平台建设项目;与广东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共建鸟类智能监测系统,24小时不间断监测鹭鸟栖息繁育情况,为鹭鸟保护工作提供科学支撑。

  如今,肇庆河流变清了,蓝天增多了,空气更加清新,越来越多人走进湿地公园学习保护知识......

  未来,肇庆将继续保护好湿地,让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

附件: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