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英德市林业局联合相关技术人员开展英德野生植物监测调查⼯作。调查人员在英德石灰岩地区发现了5种广东或英德新记录的物种或英德特有的物种,即盾叶唐松草、大叶唐松草、多色报春苣苔、清远报春苣苔和浅裂小花苣苔。其中盾叶唐松草、大叶唐松草为广东省新记录物种;多色报春苣苔为英德的特有种;对于清远报春苣苔和浅裂小花苣苔,英德则为模式产地以外的新分布点。
盾叶唐松草(Thalictrum ichangense Lecoy. ex Oliv.),隶属于毛茛科唐松草属,为广东省新记录物种,常生于石灰岩岩壁凹陷处的泥土上,花期4月。其主要形态特征为:多年生草本植物,植株无毛,须根具小块根;茎高达 32cm ,基生叶具长柄,一至二回三出复叶;花序伞房状,稀疏,花柱近无,柱头小;瘦果纺锤形或近镰刀形。我国广泛分布于重庆、甘肃南部、广东北部、广西、贵州、湖北西部、湖南、辽宁南部、陕西南部、山东东部、四川、云南东部和浙江南部,在越南北部也有分布。模式标本采自湖北宜昌。
大叶唐松草(Thalictrum faberi Ulbr.),隶属于毛茛科唐松草属,为广东省新记录种,常成片生于石灰岩洞口中,花期 4 月。其主要形态特征为:多年生草本植物,植株无毛,茎高达 1.1 米;基生叶开花时枯萎,花序圆锥状,多花;萼片白色,早落,瘦果窄卵圆形。分布于安徽、福建、广东北部、河南、湖南、江苏、江西及浙江。模式标本采自浙江宁波。
多色报春苣苔(Primulina versicolor F.Wen,B.Pan & B.M.Wang),隶属于苦苣苔科报春苣苔属,常生长在石灰岩潮湿岩壁上,花期5-7月。其主要形态特征为:多年生草本植物,根状茎粗短,叶片6-8枚簇生根状茎顶端,宽卵形或近心形,两面疏被贴伏短柔毛。聚伞花序具4-24朵花,花序梗长8-18 cm;苞片宽卵形或近圆形;花萼裂片边缘具 3-5 齿;花冠长 3.5-4.2 cm,淡黄色,喉部暗黄色具两条淡紫褐色条纹,上唇2裂至中部,下唇3裂至三分之二;柱头二裂,裂片钻形。仅分布于广东(英德),野外居群较少。模式标本采自英德市。
浅裂小花苣苔(Primulina lobulata (W.T.Wang) Mich.Möller & A.Weber),隶属于苦苣苔科报春苣苔属,常生长在石灰岩潮湿岩壁上,花期6月。其主要形态特征为:多年生无茎草本;叶片 8-11,基生,具长柄,心状圆形或心形,顶端钝,基部心形,边缘浅裂,两面被短柔毛;花序 1-4 条,2回分枝,每花序约有7花;花萼5裂达基部;花冠白色,外面疏被短柔毛,内面无毛;雄蕊无毛;柱头小,2 浅裂;蒴果包于宿存花萼中,椭球型,疏被短柔毛。仅分布于广东(阳山、英德)。模式标本采自清远市阳山县,英德为新分布点。
清远报春苣苔(Primulina qingyuanensis Z. L. Ning & Ming Kang),隶属于苦苣苔科报春苣苔属,常3-5集群着生于石灰岩石壁的缝隙中,花期5-6月。多年生无茎草本。叶片7-16枚,基生,卵形或宽卵形,常镰状,边缘具不规则锯齿,两面密被腺毡毛,侧脉4-5对,上面凹陷;聚伞花序4-7,1至3回分枝,具3-9朵花;苞片倒披针形,常镰状,先端长渐尖;花冠淡紫色,外面疏 被短柔毛,内面无毛;可育雄蕊花丝密被紫色腺柔毛,花药无毛,退化雄蕊 2 枚,无毛;蒴果线形,长约 1 cm。仅分布于广东(清新、英德)。模式标本采自清远市清新区,英德为新分布点。
野外调查中发现的5种物种均分布在典型的喀斯特地貌的英德英西地质公园石灰岩地带。英德市土地面积5634平方千米,是广东省面积最大的县级行政区。英德市地处南亚热带与中亚热带的过渡地区,地势起伏大,地层古老多样,地貌复杂,过渡气候适宜,具有各式各样的生态环境。同时,英德拥有广袤的石灰岩,由于地下水运动,发育着大量的暗河和地下溶洞。英德市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为动植物的栖息繁衍提供了场所,造就了英德丰富的动植物物种多样性和特有性。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