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市是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城市之一,有丰富的滨海湿地和水网湿地,位于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飞通道内,每年成百上千万的迁徒性水鸟在此迁徙繁衍。近年来,珠海市自然资源局在水鸟生态廊道的保护法规体系建设、多样性调查监测、就地保护、疫病监测、联合执法、粤港澳交流合作、公众宣传教育及基础设施建设统筹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水鸟生态廊道监测是评估廊道建设成效的重要途径。水鸟作为生态廊道建设的服务对象,其种类、数量、分布与廊道建设质量密切相关,水鸟种群的变化能够反映水鸟栖息地恢复和湿地生态系统重建过程中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关系。为持续做好珠海市水鸟生态廊道建设支撑,近年来,珠海市自然资源监测中心持续对珠海市水鸟生态廊道重要节点野生鸟类进行调查监测。2024年度最新监测数据报告显示,全年按季节开展的19次监测,共记录到野生水鸟7目13科46种,监测数据较2023年同期相比,新增6种新成员,包括:赤麻鸭、栗苇鳽、灰头麦鸡、大滨鹬、白腰草鹬、鸥嘴噪鸥,其中赤麻鸭是珠海市野生鸟类资源的新发现、新纪录。其它重要水鸟监测数据还包括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东方白鹳1只、黑脸琵鹭38只,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白琵鹭31只等,这些监测成果凸显珠海市水鸟生态廊道建设的成效。
珠三角地区水鸟生态廊道空间布局图 来源:珠三角地区水鸟生态廊道建设规划(2020—2025年)
水鸟生态廊道具有改善水鸟物种多样性的功能,加强珠海市水鸟生态廊道建设将极大丰富珠海市野生鸟类资源,强化整个珠江口、大湾区生态防护功能。生态廊道通过连接滨海周边各种不同的湿地,为水鸟提供栖息地和迁徙廊道,从而促进水鸟物种多样性保护。下一步,珠海市将继续深入开展好水鸟生态廊道调查监测,积极构建湾区水鸟生态廊道,为粤港澳大湾区生态文明建设贡献珠海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