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是人类最好的“保健医生”
发布日期:2008-12-24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
置身森林的海洋之中,您不仅会感到身心愉悦,还能享受到森林这位“保健医生”的不凡身手带给您的诸多好处。
为什么人到森林中游憩会感到舒服?为什么我们看到绿色,眼睛就会格外轻松呢?您相信一种柏科类的植物能治愈30年的皮肤顽症吗?您知道血液缺氧对人有什么危害吗?让我们一起走进森林,探寻一些鲜为人知的故事。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需求也在不断改变,为了缓解自身压力,越来越多的人向往到大自然,喜欢到生态良好的环境中去娱乐休闲、保健疗养。而森林作为最独特的资源,恰恰为人类提供了这样一个自由广阔的空间。可以说,在追求健康、崇尚自然的21世纪,良好的森林生态环境已成为人们外出度假休闲旅游的首选。
从今天开始,本报刊发森林与人类康体保健系列报道3篇,敬请关注。
坐着私人飞机,去生态环境好的地方享受“森林浴”,听起来似乎是遥不可及的梦,但它就真实地发生在广东一个经济发达的小镇。
经历过生态觉醒之后,人类开始追本溯源,回归大自然,享受森林清新的空气、宁静怡人的环境……
为什么森林对我们有这样大的吸引力?
其实,这种吸引力自古以来就有,可以说是源远流长。
人类对绿色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亲切感
春暖花开之时,正是人们踏青赏花之际,明媚的阳光更能激起我们出游的欲望。有时在外游憩时,就会听到有的家长跟孩子说:“别在阳光下看书啊,对眼睛不好。”你可能也有这样的感觉,在阳光下看一阵书后,再看别的地方,眼睛就会感觉不舒服。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其实,对我们身体健康影响最大的就是光照。
为什么我们看久了红色、黄色光时,眼睛会感觉不舒服,心情也会变得烦躁不安;而看到绿色时,瞳孔便会自然而然地放大,心情也会变得舒畅。原来,红色、黄色的光可以杀死视神经细胞,眼睛为了保护自己,一旦遇到这两种光时,瞳孔马上会缩到最小;而绿色植物对光有吸收、透过和反射作用,因此森林能吸收强光中的紫外线,具有保护眼睛视网膜的作用。所以,当我们看到绿色后,瞳孔就会放大,眼睛便有一种非常舒适的感觉。
人类对绿色始终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亲切感。很早以前,人类生活在原始森林中,进化成古猿后,便逐渐脱离了森林环境,变成了直立行走的人。但我们现在的感官、形态都是在适应周围环境中演化而来的,我们能写字,手指能够合拢,这是抓树才会形成的。我们看到绿色会感到亲切,因为人类主要食物的外观就是绿色的。
社会在进步,人们的需求也在不断改变。为了摆脱城市恶劣环境的困扰,为了健康长寿,越来越多的人们渴望走进森林、投入大自然的怀抱。
“森林浴”对治疗现代人的“文明病”有特效
近两年,国际上把森林对人体的保健功能称作“森林医学”,这是从医学的角度研究森林对人体所具有的治疗、康复、保健和疗养功能的一门边缘学科。
森林保健功能的利用,最早起源于德国。
19世纪40年代初,先富起来的德国人由于终日劳心劳力、情绪紧张、运动不足,相继引发了“文明病”、“慢性病”。
从生物需要大自然的天性出发,德国人让这些患者住进了森林,在宁静幽雅的森林环境中,跋山涉水、静思养神,享受森林的众多益处。当时,德国人在山上建了50处森林疗养所,每天由医生带着患者走路、锻炼身体,并从饮食上调理。后来,多数患者陆续康复。这就是1840年,德国人为治疗“文明病”创造的“气候疗法”——气候+森林漫步。
经过25年的试验证明,这种做法对“文明病”确实有治疗作用。在此基础上,德国科学家于1865年再创了“森林地形疗法”——森林+运动;1880年,又进一步发展为“自然健康疗法”——森林+水雾+运动=植物精气+空气负氧离子+运动。目前,这种治疗方法风靡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
德国南部的Schwarzwald和北部Frankfurt的Harz都有“森林浴”疗养所,专门治疗人类的“文明病”。1962年,德国科学家K.Franke的研究表明,人体在大自然环境里会自觉地调整反应、恢复身体韵律,而且,清新的空气以及树叶树干散发的天然烟雾,对支气管哮喘、因吸入灰尘而引起的肺部炎症、食道炎症、肺结核等疾病有显著疗效。
20世纪中后期,在西德的林区出现了许多风格独特的森林医院。这种医院设于泉水丁冬的森林中,没有医生、没有药品,也没有门诊和病房,只需在林间小径和树下泉边散步休息,利用森林所散发的植物精气作为主要治疗手段,被称之为“森林疗法”。
科学家的研究证明,在浓密的森林中步行,和洗温泉有同样的效果。
保健功能——森林最独特、最具开发价值的功能
现代化的城市,房子越盖越高、越盖越密,给城市带来热辐射、光辐射和放射性辐射,危害着人体健康。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森林旅游研究中心长期以来一直致力于森林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和检测。
1984年7月8日,该中心在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对人体舒适度进行的监测显示,游人食宿中心的锣鼓塔景区有2小时感觉闷热,其余22小时感觉舒适,即92%的时间人体感觉舒适;而其他各景点森林密布、100%的时间感觉舒适。同一天,张家界市区感觉舒适的时间仅为46%;反差更大的长沙市区,感觉舒适的时间为0,即100%的时间感觉闷热;而株洲市区96%的时间感觉闷热,4%的时间感觉极不舒适,无法忍受。
对空气负氧离子含量的测定数据显示,湖南省郴州市苏仙岭森林游憩保健中心空气负氧离子含量平均值达到3377个/立方厘米,而郴州市火车站空气负氧离子含量平均值仅为107个/立方厘米;保健中心空气细菌含量平均为16个/立方米,而郴州市湘南大酒店路口的空气细菌含量为12387个/立方米;保健中心大气质量达到国家大气环境质量一级标准;夏季高温季节,保健中心森林内平均温度低于空旷地4℃至8℃,低于郴州市火车站广场10℃。
权威的数据还显示,城市的室内空气含负氧离子为40~50个/立方厘米,街道林阴处为100~200个/立方厘米,而森林中空气负氧离子含量高达1万个/立方厘米以上,是城市室内负氧离子含量的200倍以上。
对空气中的细菌含量测定数据显示,在干燥的空旷地每立方米空气中含细菌400万个;林阴道上含菌58万个;大森林中只有50个至60个,空旷地为森林的6万至8万倍。
由此可见,森林才是人类生存的最佳环境。科学家的研究还表明,人寿命的长短、健康状况的好坏与居住地物种数量多少成正相关,即居住地物种数量越多,人就越健康长寿。
“森林里由于空气含氧量增多,空气中污染物质和含菌量减少,没有噪声,空气负氧离子含量高,气候环境优越,人体舒适感强等因素,走进森林,人体的抵抗力会增强,疾病减少。因此,森林对人体健康能产生有益影响。”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森林旅游研究中心主任吴楚材说,“森林对人的好处很多、很明显。空气负氧离子进入人体后,能促进新陈代谢,使呼吸和脉搏均匀,血压降低,精神饱满,精力充沛,免疫力增强。”
日本健康开发公司曾对进行“森林浴”的心理疾病患者进行过一次征询性调查,结果表明,疗效显著者达83%。
1984年7月3日,旅游研究中心在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进行了人体功能调节测验,10名受试者的平均测试结果表明,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对人体功能调节效果十分显著。在森林公园里,人的血压有所下降,脉搏恢复率与空旷地相比有较大幅度的提高,1990年4月26日重复上述测试,所得结果与1984年的基本一致。
“我们应将森林最独特的资源——森林生态环境作为最大的卖点,充分发挥森林旅游的度假休闲功能和康体保健功能。把城郊森林作为开展森林旅游的主战场,城郊是森林公园、森林野营地、森林保健中心、森林度假休闲地、登山区的重点建设区域。应用空气负氧离子、植物精气等森林旅游高科技产品,提升森林旅游的品位和质量,牢固树立森林医学理念,发挥森林对人类康体保健的独特功能。”吴楚材对今后森林旅游开发的思路提出了自己的设想。
附件: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