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4只从上海动物园引进的华南虎抵达贵阳,随即入住“新家”贵阳市森林野生动物园,它们分别名为珍珍、敏敏、浩浩和妮妮——
酝酿中的“放虎归山”计划
华南虎亦称“中国虎”,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据一些专家猜测,目前野生华南虎仅存20只左右,而在我国各地动物园中现仅存70余只人工饲养的华南虎。
联合国国际自然与自然资源保护联盟(IUCN)发布的《濒危野生动植物国际公约》,将华南虎列为第一号濒危动物。
华南虎的濒危程度和珍稀程度,甚至超过了被称为“国宝”的大熊猫。因为大熊猫在国外动物园尚且饲养着10余只,国内野外也有上千只的规模。而目前除我国以外,其他国家没有一只华南虎。
“因为华南虎珍稀,我们已准备了两个野化训练基地,接下来,我们将把华南虎的繁育复兴作为动物园工作的重中之重。”贵阳市森林野生动物园总工程师苏承业说。
贵阳市森林野生动物园修建的虎园呈下沉式结构,占地面积约600平方米,包括一个500多平方米的运动场和约100平方米的笼舍,运动场上还设计了洗浴水池和高大的栖架。
“俗话说‘一山不容二虎’,为防止撕咬,目前我们还不敢把它们放到运动场上去,只能先关在笼子里观察,让它们慢慢地磨合相处。”苏承业说。“目前它们还未性成熟。我们的计划是,先合笼,看它们能不能合群;待到它们性成熟后,再交配繁育。”
而专家表示,动物园只是4只华南虎暂时的栖身之地,他们真正酝酿的是“放虎归山”计划:即在人工繁育扩大种群的基础上,尝试进行野外驯化。如果野化成功,再将华南虎放归山林,以补充甚至恢复我国野生华南虎种群数量。
但现实是,上世纪50年代,贵阳市黔灵公园繁殖了60多只华南虎,后来先后送到广东、上海等全国各地十几个动物园里。目前国内动物园饲养的70多只华南虎,大多具有“贵州血统”。
据介绍,此次贵阳引进的4只华南虎,也极有可能是上世纪60年代由黔灵公园送往上海进行人工圈养的一对贵州野生华南虎的“后裔”。由于近亲繁殖系数过高,“基因衰退”问题已经难以避免。
难破“基因衰退”问题
要实现“放虎归山”计划,可谓困难重重。
浩浩和珍珍、敏敏、妮妮能否交配成功、最终结出爱情的“果实”?“放虎归山”计划究竟何时能够实现?面对这些问题,专家坦承“没有明确的时间表”。
与此同时,对华南虎的野化训练也存在难度,贵州省林业相关部门一位专家说,“华南虎是一种处于生物链顶端的动物,喜欢独来独往,活动范围很大。由于人类活动区域的不断扩大,原先华南虎的栖息地已被割裂得相当破碎。生态环境遭到破坏,野猪、野山羊等华南虎主要猎食对象减少,也造成了食物链断链现象。”
据了解,贵州是我国华南虎的主要栖息地之一,但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就再也没有发现过野生华南虎的踪迹。近年来,虽然经常听说哪里发现了华南虎,但始终没有确凿的证据。
据了解,为拯救濒危的华南虎,我国正在尝试各种办法。2002年底,拯救中国虎国际基金会与中国和南非的有关部门发起了中国虎南非野化项目,让中国的华南虎在非洲大地上学会如何躲避风雨和炙热阳光,并重新获得捕捉野生动物的技巧。
2007年11月,一只雄性华南虎幼崽在南非自由省老虎谷顺利降生,这是第一次有华南虎在中国以外的地方出生,这为华南虎的野化、繁育工作带来了希望。
据了解,目前分散在全国各地动物园的华南虎中,可能最适合交配的一对,往往远在千里之外。常因远距离运输困难等原因坐失良机,使异地交配难以进行。如何解决华南虎“基因衰退”问题,成为华南虎繁育种群最大的障碍。专家认为,最好是用野生种源改良其血系。然而,“搜集野生虎种源几乎不可能了。因而,需要依靠现代高科技,制订更加完善可行的繁殖计划。”
(本栏供稿 科人 科宣)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