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粮农组织:全球3.5亿人的收入和工作依赖森林

联合国[微博]粮农组织驻中国、朝鲜和蒙古代表伯西·米西卡3月20日在京表示,全球有上千万以林为生的居民。3.5亿人的收入和工作都依赖森林,其中很多人都是全球最贫困的人群。

在纪念2014年“国际森林日”植树活动上,米西卡说,森林和树木能够保护人类,提供清洁的空气和水,保护生物多样性,也是应对气候变化的缓冲区。对很多人来说,森林和树木也为他们提供了食品、住所和就业机会。

米西卡说,森林是充满活力的,最重要的是,除了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和文化效益以外,森林里有人来居住。全球有上千万以林为生的居民。3.5亿人的收入和工作都依赖森林,其中很多人都是全球最贫困的人群。各国需要为那些以林为生的人们提供替代生计方式,确保他们当前和今后的生活有所保障。

米西卡说,在中国和全球,森林资源正面临人口增长、工业化、城镇化、非法毁林和其他因素带来的诸多挑战。为应对多重挑战导致的森林资源流失,必须继续种植更多的树木。

在谈到中国的植树造林成就时,米西卡说,“我们很高兴地看到,中国在过去30年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森林资源保持持续增长,这对于中国甚至是世界的环境发展,都是值得称赞的成绩和贡献。”

根据最新发布的全国森林资源清查数据,中国森林面积达到了2.08亿公顷,森林覆盖率为21.63%。其中,人工林面积6933万公顷,一直保持快速增长,继续居世界首位。

全国绿化委员会副主任、国家林业局局长赵树丛也在此间表示,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和重要的自然资源,与人类生存发展和全球生态安全息息相关。

赵树丛介绍,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林业生态建设。经过多年努力,全国森林面积达2.08亿公顷,森林覆盖率达21.63%,森林蓄积量达151.37亿立方米,森林植被总碳储量达84.27亿吨,年生态服务价值超过13万亿元。在全球森林资源总体下降的情况下,中国森林资源连续30多年持续增长,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评价。

“中国政府已经确定2020年森林覆盖率达到23%、2050年达到26%的奋斗目标。”赵树丛说,林业部门将全面落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规划纲要》,深入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继续加强森林资源培育,着力强化天然林、林地、湿地和野生动植物保护,坚决守住林地和森林、湿地、荒漠植被、物种四条生态保护红线,努力维护国家生态安全。

在20日上午举行的2014年“国际森林日”植树纪念活动上,联合国粮农组织、国际竹藤组织代表和博茨瓦纳、法国、印尼、秘鲁、南非、赞比亚、韩国、墨西哥等国驻华使馆代表等参加了植树纪念活动。

第67届联合国大会于2012年12月21日通过决议,确定每年3月21日为“国际森林日”,号召世界各国举办纪念活动。


附件: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