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植物家底究竟有多少?

深圳晚报讯 (记者 陈龙辉) 30余年,深圳植物研究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弱到强的转变。30余年沧桑巨变,深圳用严谨的专业态度,在植物学科研领域屡获突破。如今,深圳市汇聚了深圳大学、南方科技大学,深圳市中科院仙湖植物园、中国农科院深圳生物育种创新研究院、中国农科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深圳市兰科植物保护研究中心和深圳华大基因等一大批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强大的学术后盾和身处科研前沿的创新企业,极大地提升了深圳植物学研究的整体实力。

深圳植物研究从无到有再到科研高地

曾经,在深圳这片不足200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繁茂地生长着数千种植物,绿色的植物为这座海滨城市镶上耀眼的“绿宝石”。可是由于科学技术的限制,深圳的植物研究曾经很久时间一直处于相对落后水平。

2006年,深圳国家兰科种质资源保护中心与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合作,首次发现大根槽舌兰(Holcoglossum amesianum)的另类全新传粉机制,即完全主动的直接交尾式传粉机制。这一成果在《Nature》以封面文章形式发表,这是深圳科研成果首次被刊登在国际顶尖期刊。

2007年,世界领先的基因组学研究中心华大基因入驻深圳,先后完成了一系列包括主要粮食、林木果树、蔬菜、杂粮、园艺和经济作物的植物全基因组测序工作。

2010年,华大基因正式启动“千种动植物计划”,旨在构建一个全球最大的动植物基因组数据库。截至目前,该计划已经启动植物基因组项目262个,其中包括130余种重要作物的测序,累计完成超过20000份农业物种基因组数据获取,获得300多个重要农艺/经济性状控制位点。2015年,华大基因启动了药用植物基因组计划,旨在通过构建中草药基因组数据库,助力中医和中药的基础科学研究和医学应用研究。深圳市植物基因组学研究开展得如火如荼,中国农业科学院相继在深圳成立了生物育种创新研究院和农业基因组研究所,既加强了深圳作物科学的研究能力,也大幅提升了深圳植物学研究成果向农业产业转化的能力。农业基因组研究所黄三文研究员团队先后在葫芦科苦味形成和番茄风味品质形成机理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相关成果分别发表于《Nature Plants》和《Science》。

深圳一直致力于植物种质资源收集

为了摸清深圳野生植物资源家底,深圳市中科院仙湖植物园历时13年完成《深圳植物志》编撰。这是深圳市最完整和全面的植物多样性编目和描述,不仅详细记录了深圳的植物物种,还展现了深圳丰富的植物资源。它的出版对深圳市的植物多样性保护、国际著名花城建设、森林城市建设和生态城市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在了解到深圳濒危植物情况后,深圳迅速做出应对措施。由仙湖植物园承担的德宝苏铁回归项目成为中国政府主导的首个珍稀濒危植物回归项目。深圳国家兰科种质资源保护中心目前收集保护的国家和国际一级、二级保护的濒危兰科植物物种达900多种,保存兰科植物腊叶标本3835份,模式标本110份,与兰科植物进化有关的动植物化石标本243份,活体标本超过100万个体,DNA标本50000份,是我国濒危兰科植物物种保存最多的基地。

同时,为了保持生物多样性,深圳一直致力于植物种质资源收集。目前,深圳市中科院仙湖植物园以热带亚热带植物收集、研究、展示及公众教育为主要工作内容,园内收集和保存植物种类共10000余种,其中国家级保护植物300余种。研究领域涉及专类植物保护生物学研究、引种驯化、植物资源利用、植物系统与进化、城市碳汇、植物细胞器基因组、全基因组研究等多个方面。在苏铁类植物、蕨类植物、苔藓、苦苣苔科等植物收集和研究领域位居国内前列。


经过多年的发展,深圳不仅涌现了大量的科研成果,也汇集了大批优秀的植物学研究领军人物和创新团队,形成了比较全面的学科布局和人才布局。2017年,深圳市成立了“深圳植物学会”,致力于深圳市乃至全国和全球的植物科学研究和大众科普及环境保护工作。随着各研究机构和团队间的交流和合作不断深入,相信深圳植物学基础研究和产业发展将达到新的高度。

附件: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