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鸟,不仅仅是风景

冷风在吹去了五彩缤纷的落叶、把大地变得萧条的同时,也送来了一群群南飞的候鸟。青岛的海鸥、昆明的红嘴鸥、鄱阳湖的天鹅、洞庭湖的大雁……这些翻山越海、远道而来的精灵,所到之处,莫不给荒凉的乡野、灰色的都市平添了悦耳的天籁、昂然的生趣,成为一道道优美的冬日风景线。   当然,候鸟给我们带来的,绝不仅仅是可有可无的风景———   鸿雁传书的千古佳话,惊弓之鸟的传神成语,“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的美妙诗词,“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的温馨童谣,“布谷布谷,插禾种谷”的农谚……打开记忆的闸门,就不难发现,这些可爱的鸟儿,经过历代文人墨客的吟咏、村姑农夫的演绎,早已融入到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寄托着人们的情感,温润着人们的童年,丰富着人们的精神,成为人类名副其实的老朋友。   现代文明成果昭示,这些年年如约而至的鸟儿,还是维系生态平衡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科研价值。单以昆明的红嘴鸥为例,它们大多叼食鱼群中生存能力较差的鱼种,促进了鱼群的进化。而且,红嘴鸥虽然是一个物种,但却发挥着“榜样”的带动作用,吸引其他鸟类飞来———翠湖以前没有野鸭,现在却越来越多。随着科技手段的发达,候鸟的生态价值和科研价值会更加显现。   在整体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生活节奏日益加快、人与自然日益疏远的今天,候鸟对于我们的意义,就更为彰显。这例证,就在儿童惊喜的眼神中,就在老人喜悦的表情里,就在观鸟者兴奋的大呼小叫中。   然而,在“人与自然和谐”的时代强音中,却时时传来不和谐的音符:荣成天鹅湖的天鹅,因为栖息地的人为破坏,正发出令人心痛的哀鸣;防虫防鼠的包衣种子,已成为许多鸟类致命的毒饵;洞庭湖、鄱阳湖的鱼类由于当地农民的过度捕捞,致使千里跋涉的鹤雁经受着饥饿的折磨;许多鸟类,在恶毒的罗网上挣扎,在贪欲的枪声中喋血……   专家们指出,在气候变暖、生物多样性减少、人为猎杀等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到我国栖息的候鸟,无论是种类还是数量,总体上都呈下降趋势。   为了人类生活的美好,让我们共同保护好这些可爱的精灵!因为跨地区、跨国界的候鸟,不仅是大自然赐予我们的物种资源,更是我们不可替代的精神源泉;因为,它们不仅属于中国,更属于全世界,不仅属于我们这一代,更属于我们的子孙万代。 附件: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