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贵妃笑尝的荔枝是什么地方出产的?
有人说来自福建,因为闽南盛产荔枝,是我国著名的荔乡之一;也有人说来自岭南,理由是岭南荔枝不亚于闽南,且有举世无双的荔枝极品。更多的人说来自巴蜀,其根据是:
一、巴蜀与长安近在咫尺,交通便利,自然近“山”楼台先得“荔”;
二、川北有座闻名遐迩的佛家圣地太乙山(又名终南山),山中有条“荔枝大道”直达长安。据说,那正是大唐风流天子李隆基为讨杨贵妃欢心而兴师动众,专为进贡荔枝而修筑的;
三、与杨贵妃同处一个时代的唐朝大诗人杜牧,当年常常踯躅勾留于长安及樊川骊山风景区,亲眼目睹荔枝大道车辚辚马萧萧景况,有感于怀,才写出《过华清池》这样脍炙人口的绝句。
除此以外,还有一种说法——当年杨贵妃笑尝的荔枝是古高凉(辖今茂名等地区)出产的。
此说有几方面依据:
其一,茂名荔枝具有早熟优势。茂名地处热带亚热带的过度地带,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日照时间每年长达约2000小时,不但最适宜荔枝生长,而且成熟季节不同于其他地方:一般三四月开花挂果,五六月成熟收获,迟熟品种农历六七月还果压枝头,而优质早熟品种农历三月就已经闪亮上市,比省内珠江三角洲和闽南、桂东南普遍早熟20天左右,比贵州、四川等地早熟一个月以上。荔红飘香,先尝为快,人之常情。对荔枝盼之若渴的杨贵妃,断不会放过先尝为快的那一番美妙感受,而深谙杨贵妃这一嗜好的地方官吏,也绝不会错过这巴结朝廷、进身求荣的天赐良机。
其二,茂名荔枝不乏优良品种。当地老百姓耳熟能详,随口叫得出名来的就有黑叶、白蜡、桂味、大造、进奉、三月红、白糖罂、妃子笑、糯米糍、六月雪、金元宝和鉴江红糯等十几种。这些荔枝风味不同,特色各异,其中不乏质量上乘的优良品种。比较引人注目的是“妃子笑”(俗名落塘蒲)。据说,这种荔枝就是因为当年进贡朝廷,杨贵妃尝了赞不绝口,欣欣然地笑起来,才赢得“妃子笑”的美名。
除了落塘蒲荔枝,茂名还有一种俗称白糖罂的荔枝也同样赢得“妃子笑”的美誉。那真是茂名荔枝一族中的佼佼者,质量远在落塘蒲之上。白糖罂1988年参加广东省荔枝评比获早熟荔枝第一名;1997年和1999年先后两次参加中国农业博览会,均获名牌产品称号;2001年选送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参展,再次被评为名牌产品。这种白糖罂荔枝同落塘蒲一样赢得“妃子笑”的美誉,可见它也确实曾经作为贡品,双双进贡朝廷,博得杨贵妃欢心。
其三,茂名荔枝成为贡品,有一条独一无二的“绿色通道”。唐玄宗在位时,身边有一位重臣名叫高力士(684—762),是“中国巾帼英雄第一人”冼夫人的第六代孙,祖籍高凉(辖今茂名高州、电白等地),本姓冯,名元一,被宦官高延福收为养子后改名高力士。这位高力士当年知内侍省事,封渤海郡公,权倾朝野。他念及家乡出产的荔枝佳果,为取悦皇上,不辞山高路遥,引荐进贡朝廷,是顺理成章的事情。而杨贵妃身为皇上宠妃,品尝到高力士引荐进贡的茂名荔枝,也在情理之中。清乾隆体仁阁大学士阮元有一首《岭南荔枝词》,专门说到这件事情:
新歌初谱荔枝香,
岂独杨妃带笑尝;
应是殿前高力士,
最将风味念家乡。
阮元时任两广总督,辖下的粤东、粤西、珠江三角洲以及桂东南诸郡都是有名的荔枝产地,而他在这首《岭南荔枝词》里却只字不提其余地方,只说高力士和他的家乡。可见,由高力士一手开通的岭南荔枝进贡朝廷这条“绿色通道”,惟茂名独有,其他地方难以望项。
除了阮元这首七绝,清朝江南布政使、护理两江总督樊增祥一首七律《石甫自高州送荔枝至赋此谢之》也佐证了当年杨贵妃笑尝的荔枝确实来自广东茂名。那首律诗(前文已引述)开宗明义第一句就直截了当地点出“荔枝六月熟高凉”,接着第二句“七日飙轮达建康”,进而写到“拾得环妃牙后慧”和“拈来玉局指头香”。“六月高凉”、“七日飙轮”、“环妃牙后惠”和“玉局指头香”,这几个“连续快镜”的蒙太奇组接,超越时空局限,一气呵成,十分凝炼而流畅地概括了茂名荔枝从成熟采摘、进贡朝廷及至杨贵妃笑尝的全过程。
其四,茂名尚存几处“贡园”,雄辩地见证了这一段逾越千年的历史。时至今日,茂名境内还存留着几处原生态荔枝园,当地群众世代承传一直管叫“贡园”,其中有高州市根子镇的柏桥贡园、泗水镇的滩底贡园、电白县霞洞镇贡园和茂港区羊角镇的禄段贡园。
这些贡园饱经千年风吹雨打,园中荔枝树生生灭灭,灭灭生生,至今残存下来的已是原始荔枝树的子子孙孙了。这些子孙辈的荔枝树根盘节错,蚺卷弯曲,身上镂满岁月的沧桑;有的树心被时光掏空,可容孩童藏身其间捉迷藏;有的半边躯干被风雨吞噬,只剩半边在顽强地支撑着生命的旗幡。然而,它们尽管都已巍巍老矣,却依然年年花事不绝,岁岁果压枝头,灿然地绽放着满树的辉煌。每个贡园都像一块活化石,把历史和现实珠联璧合地连缀在一起,凝固着许多动人传说,记录着许多瑰丽的诗篇。(上)
附件: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