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鸟天堂是一棵古老的“风水树”,是谁使它变为“鸟的天堂”,众所周知,这源于巴金(1904-2005)的那篇散文。
1933年,校址在今江门篁庄的新会西江乡村师范正值建校周年,5月31日,著名作家巴金由该校校长陈洪有(新会大泽李苑人)陪同来到新会。6月3-5日,该校其中3个创办者又是教师的陈毓就、叶渠均、梁朝令(分别是《鸟的天堂》文中提到的N、X、Y),一齐带巴金到他们各自的乡村天马、天禄、茶坑游玩,游兴很高。后巴金离开新会返至广州,写下了那篇游记《鸟的天堂》,其时他还不足29周岁。此文最先发表在1933年8月的《文学》月刊上,后来收入《旅途随笔》一书中。巴金的文笔生动,描写细致入微,在写鸟的同时,描绘了“美丽的南国的树”——榕树,利用“树”与“鸟”互相映衬,美妙动人。文章客观上将“雀墩”提升到“鸟的天堂”的高度,使之由古老的“风水树”变为美妙的风景名胜,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为之添上了扬名的翅膀。假如没有巴金这篇游记,她还是“雀墩”、“鹤洲”的档次。
但是,巴金写的是“鸟的天堂”,还不是“小鸟天堂”。据当年的西江乡师学生欧阳可羽于1993年写的《“小鸟天堂”60年》说到,有一天在西江乡师的“朝会”上,陈毓就谈起《鸟的天堂》,提出要把“风水地”改为风景区,于是“鸟的天堂”成为师生们的热门话题,谈论中有人说“鸟的天堂”中“的”字是普通话,广东人不习惯,建议改称“小鸟天堂”,“小鸟”通俗雅致,因此一时传开。
然而,笔者最近在有10多位天马村老人参加的座谈会上了解到,直至上世纪50年代末,天马村民照旧叫风水名“罗星凸”,有时叫俗名“雀墩”。“小鸟”仍太文字化了,而本地口语叫“雀”。它在未出名之前,村外很少人会提到它,查1954-1957出版的《新会文艺》(报)没有关于它的作品;1956年《新会名胜古迹考略》(初稿)一书收集新会名胜88处之多,也没有它的记述。
据天马村老人回忆,1958年广东省第一书记陶铸、省长陈郁等来视察天马,提出将它建成风景区。于是在鸟岛对面开辟小公园,筑了现在的巴金亭,后来又建观鸟台,只完成了基础,今天的观鸟楼是后来在此基础上修建的。50年代末,广东音乐家黄锦培访问新会后作了乐曲《天马雀墩》;1959年3月17日《羊城晚报》登载绿波(新会曾文波笔名)的介绍文章《新会天马“雀墩”》,可见其时仍叫“雀墩”。较早见于出版物的“小鸟天堂”正式名称是1961年第5期《广东画报》李志昭的摄影报道《小鸟天堂》,文中已说到新建了小公园,可隔河观赏鸟岛。接着有田汉1962年3月30日的小鸟天堂游诗手迹;1962年6月1日《新会侨刊》第五期李朝彦的短文《小鸟天堂》;1962年第10期《人民画报》李志昭《小鸟天堂》摄影报道等。以后,各种媒体宣传报道和文艺作品传播,小鸟天堂以其别致的名字和独特的风景远近闻名。改革开放后,发展经济,保护环境,这棵独木成林的古榕,蜚声海内外。
1982年,陈洪有受新会县政府有关部门的委托,去信请巴金为小鸟天堂题字。8月24日,巴金在医院的病榻上,用《收获》杂志的便笺题字(如图)。由于题写用钢笔,放大后笔画较细,1984年6月初,陈洪有再次函请巴金,要求用毛笔书写。1984年6月22日,巴金欣然在上海文化出版社印的绿色稿纸后面,一连写下多个“小鸟天堂”字样并落款。大师其时已届80岁高龄,与那篇游记发表相距足足半个世纪。1986年10月,由巴金题写的“小鸟天堂”、落款“巴金”的题字横贯在旅游区的正门额上。
那篇《鸟的天堂》,从1978年开始收入小学教材,小鸟天堂的形象渐渐沁入童心。小鸟天堂名扬国内外,慕名参观者络绎不绝。名人题词,各种体裁的文艺作品,如散文、诗歌、绘画、摄影、书法、曲艺、音乐等足可结集出版,小鸟天堂除优美的自然环境外,她的文化含量也与日俱增。(林福杰)
附件: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