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国人对大熊猫的称谓很多,先秦时期, 《山海经》中记载有“白豹”、“猛豹”、“貔(貔貅)”、“驺吾(驺虞)”、“白虎”;《诗经》在《大雅· 韩奕》中记有“献其貔皮”,《大雅· 星矣》中记有“貊其德音”,《大雅·召南》中记有“吁嗟乎驺虞”。此后、从汉代《尔雅》至清代《古今图书集成· 博物汇编· 禽虫典》,汇集了历代古籍、传说、转称或谐音,在中国各地对大熊猫的称谓达30多个。
在中文里,熊猫和猫熊都是近代用语,不是古代用语。1869年,法国天主教传教士阿尔芒·戴维德在四川宝兴县邓池沟发现了熊猫后,给“熊猫”定名为“黑白熊”(Ursus melanoleucus)。后来法国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的动物学家阿尔封斯·米勒·爱德华兹鉴定了阿尔芒·戴维德送来的大熊猫标本后,发表了《论西藏东部的几种动物》,其中写道“就其外貌而言, 它的确与熊相似,但其骨骼和牙齿与熊有区别,而与Panda(小熊猫)和浣熊相近”,因此他把“黑白熊”改名为“Ailuropoda melanoleuca”(意为与小熊猫脚相似的兽)。虽然他次年又提出“Ailuropus melanoleuca”的拼写法,不过最后并未采用。
熊猫(panda)这个名称其实是小熊猫(lesser panda,也称火狐firefox、红熊猫red panda)先取得的,熊猫科的学名Ailuridae便是取自于小熊猫的学名Ailurus fulgens。因为最初大熊猫被归类到熊猫科的关系,所以大熊猫(giant panda)的称呼则是相对于小熊猫而命名的。但是大熊猫远比小熊猫有名,所以单讲“熊猫”时,渐渐变成专指大熊猫。“熊猫”之词早在1915年间就有了。1915年编成、1935年出版的《中华大字典》“熊”之(三):“熊猫,兽名,似猫而善升木。”从所附熊猫图看,指的是小熊猫。(见1978年重印本,第935页。)
但是1938年出版的《辞海》“熊猫”条称:“兽名,产新疆;……距今六十年前,为法国科学家比利大卫氏所发现”(见1980年重印本,第1849页)。熊猫一词在中国大陆、香港、澳门、马来西亚、新加坡和早前台湾都是最常用的称呼;但是台湾总统马英九上台后,规定正式称呼是猫熊,要媒体正名。 因为熊猫是似猫的熊,熊是主名词,猫是修饰词,因此熊猫一词符合古汉语的“大名冠小名”(蚕蚁、脸蛋、蜗牛、虾米、韭黄...)构词法。而猫熊一词则符合目前汉语把修饰词放前的习惯。 幼龄的大熊猫应称为“幼龄期大熊猫”、“大熊猫幼崽”或“大熊猫宝宝”,而非“小熊猫”,因为小熊猫为另一物种。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