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包括的内容非常广。林业应该为生态文明建设贡献力量。森林的功能越来越被认识,森林所有效益的基础是森林资源。我国森林质量低下,提高森林资源质量的重要途径之一是重视并进行森林可持续经营。
森林可持续经营的概念包括4个重要内容:目的是培育健康的、稳定的森林生态系统;跨度包括森林生命周期的全过程;原则是要模拟自然的生长发育过程;重视森林经营计划的作用。
森林经营的目的是培育健康稳定的森林生态系统。培育森林的基本方法是,根据森林的现实状况,或者补充目的树(补植补造),或者清除干扰木(各种类型的采伐),砍多少应根据自然规律。不能把森林经营简单地理解为抚育采伐。森林经营原则是模拟自然过程。森林的自然过程是连续覆盖的过程,大树或没有活力的树死亡,小树长起来,最后由顶级树种和伴生树种形成稳定群落。我们就要模拟这个过程,培育目的树、保留伴生树、清除干扰木和病腐木,把更多的自然资源用于目的树的培育上,增强森林活力和健康。森林收获是森林经营的一个结果,而不是森林经营的目的。这就从理论上解决了森林保护与利用的关系。
森林经营涉及各种发育阶段不同类型的森林,森林的多样性决定了经营措施的多样性,根据各类森林的生长发育规律确定正确的经营措施,既需要实践经验也需要理论知识。什么时候栽什么树、什么时候采什么树、采多少,要有一个长期计划,这是森林经营的方案任务。林业的事情搞错了,可能几十年的工夫就白花了。因此要重视森林经营的方案作用,确定森林经营方案的法律地位。
为了保证森林经营的顺利进行,应该把可持续森林经营的思想贯彻到《森林法》中去。
生态破坏主要是人为原因,破坏者应该担负起修复的责任。并且目前看到的比较成功的生态修复案例,也没有纯粹的自然恢复,人为干涉是避免不了的。封山育林、飞机播种等都有人为措施的干预,都是一种人工促进生态修复的措施。近30年来,包括退化的森林、湿地、矿区、水土流失区等地区的生态修复的成绩都离不开人工的努力。多年的实践证明,生态修复应该以人工促进为主,辅以自然和其他人工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