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在生态文明重要性日益凸显的今天,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论断发人深省。
“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且不论肆意破坏环境的粗放发展模式难以为继,也不说良好的生态环境能够增强招商引资的吸引力,单从民生角度来看,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而人是生产力最核心的要素,环境好了,老百姓的幸福感提升了,才能更好地发展生产力。
近日,本刊记者走进广东、江西等地,探寻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协调统一的成功模式,梳理这些地方的发展成就和历程,从实践中印证了总书记的论断。
论断一: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
聚焦城市:广东惠州
对于大自然的赐予,惠州一直视若珍宝,精心呵护。近年来,惠州共投入40多亿元用于森林公园、园林风景、生态景观林带、绿道网和街道绿化等生态工程。
“湖在城中、城在园中、湖城相拥、城水共生、城园交融”,这是惠州极力打造的森林城市格局。他们把城乡绿化和森林建设纳入城市及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科学规划了全市林业生态布局,对建设森林城市起到了重要的导向和保障作用。
为实现城市增绿的目标,惠州实施了“公园战略”,大力推进城市综合性公园、专类公园和带状公园建设,构建了“山环水绿,绿廊穿梭,环境优美,生态优良”完整的城市森林生态体系。
“惠州城市绿化建设现在是一年一个样、三五年大变样!城市绿了,生活得更舒坦了。外地朋友来了,带他们爬爬山,体验一下宜居惠州。”一位正带着朋友攀爬市区高榜山的市民自豪地告诉记者。像高榜山这样的森林公园,惠州目前共建有35个,它们不仅是城市的绿肺,也是市民休闲放松的好去处。
在大规模建设公园的同时,惠州大力推进城市绿地和街道绿美工程,创建了一批“绿色单位”和“绿色社区”,实现了推窗见绿、出门见园的目标,使市民和游人切实感受到身处惠州“离尘不离城,如梦在惠州”。
大亚湾、巽寮湾、东江、西湖、红花湖、高榜山及罗浮山等,这些重要安全生态资源和特色景区,被总长330公里的3条省立绿道网有机串联起来。行走在惠州绿道上,游人能够领略到“海之韵”、“江之美”、“湖之秀”和“山之灵”的主题特色。
“海上森林”也是惠州一道赏心悦目的绿色风景线。拥有海岸线200多公里的惠州,对沿海红树林湿地进行了积极有序的恢复种植和保护工作。目前,惠州市完成红树林造林面积2595亩,存活2070亩。物种多样、资源丰富的红树林和沿海防护林带在海岸上形成了一道道樊篱,在蜿蜒曲折的海岸线上,茂密的红树林宛如一道绿色长城。
面对惠州清秀可人的城市环境,世界各地知名企业纷纷投来青睐的目光,惠州此前的种种“大手笔”被演绎成了“筑巢引凤”的佳话。
我国最大的中外合资项目、总投资43亿美元的中海壳牌南海石化项目在沿海10多个城市中最终选择了落户惠州,除了市场因素,优越的自然条件、和谐的发展环境是他们青睐惠州的一个决定性因素。
面对这些给惠州带来“金山银山”的企业,惠州并没有放弃对“青山绿水”的执著追求。对生态保护问题敏感的石化项目,惠州一如既往地给出了“绿色港湾”的要求。在中海壳牌南海石化项目建设过程中,生态保护要求到了近乎苛刻的地步:
项目建设前,施工单位发现工地一棵树上有几只白鹭正在孵蛋,于是鸟类专家被请到现场,这块区域被划为“禁区”,直到鸟蛋孵化为雏鸟飞走后,才重新开工。建设中,海底生态调查显示,附近的珊瑚可能会受到施工影响,于是施工单位投入75万元为珊瑚“搬家”,将400平方米的珊瑚成功移植到10公里外的海域……
统计数据显示,惠州现有外资企业近万家,其中不乏世界500强企业,投资来源国家和地区30多个。2012年,惠州市外商企业实现销售收入3424.6亿元,155家外资企业实现增资扩产。
众多的世界级企业选择惠州并非偶然,而是对惠州绿色发展的认同。
启示:
从生产力和生态环境的关系来看,生产力的发展离不开外部生态环境。作为维持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生命支持系统,生态环境为人类提供了生产力三大基本要素中的各种自然要素,如劳动资料中的土地,劳动对象中的矿藏、森林等。可以说,生态环境是影响生产力结构、布局和规模的一个决定性因素,它直接关系到生产力系统的运行和效益。优良的生态环境不仅能够转变为经济优势,它本身就是大自然赐予我们的重要的公共品,使生活于其中的每个人都受益。
当沙尘暴肆虐、PM2.5爆表、地下水污染等等直逼我们面前时,当我们每个人对生态环境的恶化都有切身体会时,我们应当意识到: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
论断二: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
聚焦城市:江西鹰潭
一个“铜”字给鹰潭的经济带来了飞跃式发展。当地人既为此骄傲,也为其付出的环境代价忧虑。
贵冶建厂30多年产生的“三废”日积月累,周边农村土地重金属含量严重超标,危及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和生命健康。
“原来贵冶厂区周围的老百姓,那日子是真难过。”鹰潭市林业局副局长胡斌说,过去贵溪冶炼厂厂区周围有其桥、苏门、庞源三个村,村里常年灰尘大、烟气重,河里的水都是蓝色的。
“十几年前村里就没有人种地种菜了,吃的大米蔬菜、喝的水都是从外面买进来的。”村民江辉轮说。
农村土地环境不仅事关农民的权益,也关系着城乡百姓菜篮子、米袋子、水杯子安全。重金属污染土地不适宜种植粮食作物,不适宜发展畜牧业,不能生产进入人类食物链的产品。一方水土难养一方人,鹰潭污染土地治理刻不容缓。
近年来,江西省采取了"政府主导、市场运作、企业是主体、在实践中不断地完善利益结合体、以科技为支撑科学选育树种”原则,加强对受污染耕地、荒山、矿山废弃地的生态治理。鹰潭也向重金属污染“亮剑”:防止土壤重金属进入食物链,种植适用于观赏、建材、工业原料的花卉苗木,用于吸收、转化、降解污染物,逐步移除土壤重金属,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
胡斌说,虽然不能进行农业生产,但大部分污染土地的肥力较高,适宜种植富集系数较高的苗木花卉品种。
去年,鹰潭市将贵冶周边2.2万亩农田、林地全部纳入土壤综合治理规划,实施以贵冶周边为核心,辐射面达2万亩的苗木花卉基地建设。
这是一种生物治理技术手段。据有关专家介绍,对已经被重金属等污染物污染的土地,利用森林植物的适应、净化、吸收与转化能力,使土壤中已有的污染物逐渐向森林植物体内转移,从而使土壤中重金属减少。
对污染程度较轻的土壤,只需6-8年一个轮换期就可基本修复,污染程度严重的土壤,2-3个轮换期能逐步修复。
为了激励花卉苗木产业快速发展,鹰潭逐步建立政府奖补、信贷支持、招商引资、群众自筹相结合的投入机制,县(市、区)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用于扶持苗木花卉产业发展。贵溪对在贵冶周边发展苗木花卉造林的企业或个人进行稻谷补助,农田每年每亩补助250公斤,旱地每年每亩补助150公斤,林地每年每亩补助50公斤。粮食补助按国家粮食收购保护价支付,连续补助10年。
建立“合作社 村民理事会 村民”模式,按照“谁造谁有、合造共有”的造林机制,吸引村组能人和大户投资苗木花卉产业,全市共成立苗木花卉合作社10余个,引导带动村民充分利用自家房前屋后的空闲地及被污染土地种植苗木花卉,助推林农增收致富,促进农村产业转型。
在重金属污染土地上发展花卉苗木产业,收到了“一石三鸟”的效果:污染土壤开始得到修复;促进了种植业结构和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找到了关停污染企业的替代产业。目前,鹰潭在贵冶周边组建苗木花卉生产经营实体26家、建成苗木基地5000多亩,年产落羽杉、香樟、广玉兰等苗木花卉2070万株,仅此一项农民亩均可增收上千元。
启示:
对已恶化生态环境的治理投入高、见效慢,尤其是某些生态环境是脆弱的、不可逆的,破坏容易、修复难,一旦破坏、再难恢复。一个漫长的时间成本、一个高昂的经济代价,看似短期内的GDP增长,却造成长期治理难的经济负增长恶果,真是赔了夫人又折兵。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增长方式,本质上却是挤压人类生存空间、拖动经济长期负增长的"刽子手","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提法可谓振聋发聩。
鹰潭在受污染土地上发展苗木花卉产业,既改善了土壤,又美化了环境,同时还带动了农民致富,成功探索出一条生态治理受污染土地的新路子。
论断三: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
聚焦城市:江西抚州
在抚州的梦湖公园,沿凤岗河绵延20公里的绿道成为人们休闲的好去处,吸引着市民纷至沓来。人们或一家三口,或三五成群,个个兴高采烈;或观景,或健身,人人自得其乐,一幅和谐相融的图景。
可谁曾想,就在几年前,这里还是抚州有名的低洼地。十多公里的凤岗河,只要一下大雨,水便漫上岸,两边农田全部被淹,水稻只能收一季,凤岗河所在的高桥乡成为远近闻名的贫困乡。
修湖治水成了抚州市民的梦。随着生态建设的不断推进,这个梦没有停留在抚州人的梦里。抚州市委、市政府按照防洪排涝、资源利用、生态补给、城市景观综合效益的要求,对梦湖洼地彻底改造,不但修湖,还建成了公园,修了20公里的绿道。
游客多了,商机也多了。饱受内涝之苦的村民纷纷在家门口办起了农家乐,支起了烧烤摊。村民张桂英说,如今不用担心填不饱肚子,收入比以前翻了几倍,家里盖起了小洋楼,好日子还在后头。
致力于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抚州市,经过一系列工程的实施,实现了推窗可见绿、出门可游园,一步一景,山在城中、人在园中,让人感觉到这座城市的恬静和宜人。
植被茂盛、四季常青的抚州汝水森林公园,成为城市中的"天然氧吧"。家住附近的刘老先生颇为自豪,他每天早上都会进公园打太极拳,晚上散步,有时碰到退休前的同事,还会坐下聊聊天、拉拉家常。如果有外地的亲戚来,他会带客人到园中游玩,讲述幸福感受。刘老先生说,抚州的美不仅美在外表,还美进了老百姓心里。
记者在抚州上山、下水,穿行于山水之间,在饱尝大自然原生态之美后,还发现林下种植、林下养殖、林下加工……形形色色的绿色产业,成了一个个农民增收致富的“聚宝盆”。
临川区太阳镇湖溪村的山场上,64岁的村民饶怀中正忙得不可开交。他说:“这片黄栀子对我来说可是‘金栀子’,靠它我才能发财。”
8年前,饶怀中还是一个靠打工挣钱的农民。在江西天顺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打工期间,一直想发财的饶怀中看中了公司红红火火的黄栀子产业。他学会了黄栀子种植技术,回村里租了250亩地,带领老伴和儿子、儿媳开始了创业。
通过几年的摸索发展,饶怀中的黄栀子致富梦成为现实。去年,饶怀中收获1.9万公斤黄栀子,收入70多万元。如今,饶怀中在抚州市区买了新房,户口也迁到了城里。
“靠的就是种植黄栀子,让我们能在家门口致富。当年不搞这个,现在肯定还打工呢。”饶怀中说。
随着林下经济前景看好,像饶怀中一样,抚州许多外出打工的农民纷纷返回家乡,一头扎进了“林下掘金”的大潮中。
据统计,抚州有51万农业人口从事林下经济,经营面积318万亩,实现产值37.1亿元,从事林下经济的农民人均纯收入7050元,来自林下经济的收入占到了43%。
启示:
研究表明,一个成年人每天呼吸2万多次,吸入空气15~20立方米。如果身处碧水蓝天,吸入的是清洁的空气,自然令人流连;相反,如果环境恶劣、浊气熏天,不仅不是享受,甚至导致健康受到危害,还有何幸福可言,这样的发展又有多少实质意义?
生态是生存之基,环境是发展之本,只有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才能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论断四: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聚焦城市:广东云浮
这看似矛盾的对比,背后却隐含着这样的一个事实:近年来,云浮坚持走生态文明之路,着力改善生态环境、人居环境和经济社会环境,大力改善民生,使民众对云浮的自豪感、认同感和归属感不断增强,幸福指数不断提升。
云浮是中国内地最大的石材加工流通集散地之一,拥有“中国石材基地中心”和“中国石材流通示范基地”称号。云浮因石材产业而闻名,也曾因石材业所产生的废料、废水、废渣的“三废”而苦恼。
“生态优良是云浮的一大优势,只有继续保持、不断增创这一优势,云浮才有可能避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弯路,保持对投资者的吸引力,才有可能在发展的同时同步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广东省的决策者发出这样的声音,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云浮不走与发达地区同样的“熟路”,不走粗放发展、低质发展的“套路”,不走以浪费资源、牺牲生态、牺牲老百姓利益为代价的“弯路”,而是走出一条符合云浮实际的科学发展的新路。
优良的生态和人居环境成为建设幸福云浮的重要内容。作为欠发达地区,近年来,云浮致力创建绿色家园,打造宜居之城,致力缩小幸福指数与发到地区之间差距。2012年,成功创建“广东省园林城市”。
云浮积极实施林业生态重点工程、林业生态文明“万村绿”工程等七大工程,在全省率先制定“一城三江三线”森林景观建设规划并稳步推进,现生态公益林生态功能等级一、二类林分别达到81.2%。目前,全市森林覆盖率达67%,林地绿化率93.94%。2009年,云浮辖下5个县(市、区)全部创建成为“广东省林业生态县”;2010年,云浮成功创建“广东省林业生态市”。其中,郁南县、罗定市为“全国绿化模范县”。
有了绿水青山的好环境,才会有经济发展的好前景。云浮将城市森林生态系统建设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实施森林进城、围城工程。近3年来建成人民广场、南山公园等11个公园,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6.53平方米。目前,全市城区绿地率达36.82%、绿化覆盖率达40.31%,初步形成"城在绿中、绿在城中"的城市绿化新格局,城市生态由单一绿化型向生态绿化型转变。
与此同时,云浮规划建设完成5条总长500多公里的生态慢行绿道,将现有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生态农业示范区、特色村庄(社区)以及规划建设的和谐宜居示范村(社区)连为一体,营造人与自然和谐的绿色生态环境。群众对此满意率达96%。据了解,“十二五”期间,云浮计划建成40个宜居城镇、800条宜居村庄、60个宜居社区。
一座城市能否吸引和留得住人,除了让人们居住得舒服、休养生息外,更重要的是让人们能在此宜业创业。
近年来,随着交通综合网络的逐步成型,云浮的区位优势日益凸显。云浮市紧抓新的发展机遇,一方面加快基础设施、人居环境、产业园区建设,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硬环境”,另一方面,加快体制改革提升政府服务水平,创造性地开展“三打两建”工作,并着力打造“平安云浮”、“信用云浮”,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软环境”,使云浮日益成为广东一片新的宜业创业热土。
现在的云浮,从西江新城到中国·云浮国际石材产业城再到罗定双东环保工业园,处处都是一片热火朝天、催人奋进的景象。
云浮通过不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近年来,云浮的经济增长从广东“第三方阵”进入“第一方阵”,综合竞争实力得到增强,群众的安全感、归属感和幸福感显著提升。
启示:
良好生态环境成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这是民心所向。这不仅是由于,克服日益严峻的资源、环境瓶颈,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绕不过的一道坎,生态脆弱托不起中国经济巨轮;更因为,随着人民群众总体上温饱无虞、迈向小康,对幸福的内涵有了新的认识,对与生命健康息息相关的环境问题越来越关切,期盼更多的蓝天白云、绿水青山,渴望更清新的空气、更清洁的水源。
保护生态环境是民心所向
田新程
在雾霾天气、饮水安全、土壤重金属含量过高等问题频发的今天,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环境的论断成为舆论焦点,折射出的正是民意所在、民心所向。
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摆上突出地位,加入“经济建设、文化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中,形成“五位一体”的局面,这一伟大战略,对于经济、民生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从经济上看。“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既要为当代发展着想,更要为子孙后代着想”。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国家战略下,要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已成社会共识,也带来很大变化。许多的企业早已摆脱了烟囱林立、污水遍地的传统生产模式,加上许多高新技术的运用,许多企业早已走上了环保、节约型的新型绿色生产模式,这导致了企业工厂的建立,在考虑区域、政策的同时,对于环境的要求也在日益提高。同时,第三产业中生态旅游的兴起,已成为许多地方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而支撑生态旅游最重要的,就是生态要良好。
从民生上看。三十多年快速发展积累下来的环境问题,如今进入了高强度频发阶段,特别容易引发连锁反应,触发相关矛盾,影响社会稳定。党的十八大强调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建设美丽中国,可谓抓住要害、切中积弊。今天的人民群众,不是对GDP增速不快不满,而是对生态环境不好不满。食物丰足了,但吃得不安全了;城市繁华了,但空气污染了。面对这些问题又何谈幸福?可以说,生态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提升,关系到人民群众幸福感的提高。
对于生态,从环境保护、尊重自然到如今将其当做文明进行建设,体现的是与时俱进。这不仅是对于自然的尊重,更是对人民群众权利的尊重,同时也将为经济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正如同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所说:“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
建设生态文明是历史赋予的重任。让“美丽中国梦”实现在碧水蓝天下,这是我们共同的理想,也是我们共同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