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3年年初,我国中东部地区出现严重的雾霾天气,地域面积接近150万平方公里,大约占我国国土面积的近六分之一,受影响的人口大约为8亿人,占我国人口总数13亿人口的3/5。
以北京为例,从2013年1月至2月的30天里,北京的雾霾天气数量多达25天,仅有5天没有雾霾,成为北京整体空气质量历史上罕见的持续处于严重污染级别。按照北京城区750平方公里来算,北京城市的上空悬浮的是4000吨的污染物。
面对如此严峻的环境问题,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单篇论述生态文明,首次把“美丽中国”作为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总体布局的高度来论述,认真学习十八大内容和精神,我们看到党和政府治理环境问题的决心,我们坚信在不久的将来,在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的带领下完成生态文明建设的长远目标。
PM 污染的严峻形势
PM 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科学家用PM 表示每立方米空气中这种颗粒的含量,这个值越高,就代表空气污染越严重。
PM 含大量的有毒有害元素和化合物,对人体健康影响很大。且由于其粒径小、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受害人数往往众多。粒径在2.5微米以下的细颗粒物,直径不足人类头发丝的1/20大小,不易被阻挡。人体的生理结构决定了对PM 没有任何过滤、阻拦能力,进入人体后可以引发呼吸道阻塞或炎症,甚至可以致癌,颗粒物可通过气血交换进入血管,影响人的寿命。
环境保护部发布的2013年6月份及上半年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和74个城市空气质量状况结果显示,上半年,京津冀地区城市上半年PM2.5平均浓度为115μg/m3,区域内所有城市均未达到PM2.5年均值二级标准;长三角地区城市上半年PM2.5平均浓度为69μg/m3,仅舟山满足PM2.5年均值二级标准;珠三角地区城市上半年PM2.5平均浓度为44μg/m3,仅惠州满足 PM2.5年均值二级标准,PM2.5污染形势严峻。
从74个城市上半年空气质量监测数据分析,我国大气污染呈现以细颗粒物(PM2.5)、臭氧为特征的快速蔓延性、污染综合性和影响区域性等复合型大气污染特征,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区域污染和本地污染叠加,一旦遇到不利气象条件,使PM2.5等污染物浓度水平进一步升高,也客观上加重了空气污染程度。
关于生态文明建设
对于生态文明的概念,从广义的角度来看,生态文明是人类的一个发展阶段;从狭义的角度来看,生态文明是社会文明的一个方面。我认为,生态文明是一种发展理念,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中的重要的一步,在大力发展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同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一、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
尊重自然,就是将人与自然放在同等的地位看待;顺应自然,就是人类的一切活动要尊重客观的自然规律;保护自然,就是以保护的态度与自然和谐相处。
面对如此严重的大气污染问题,必须将其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只有在这个高度,才能从源头上解决环境问题。我国环境保护部于2010年11月,发布《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征求意见稿),将PM 浓度限值纳入标准。2011年11月,环境保护部发布《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次征求意见稿),将PM 纳入常规空气质量评价,这是我国首次制定PM 排放标准,新标准拟于2016年1月1日全面实施。
从各地出现大范围雾霾天气来看。首先,从气象方面来说,就是异常的大气环流现象,长时间静稳态的大气状态造成污染物不易扩散,因而产生霾,当湿度较大时,与水汽结合,便出现了雾霾天气。显然,将雾霾天气的形成归结于异常的大气状态显然是差强人意的,不可忽略的问题是污染物的排放已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针对出现大规模雾霾的中东部地区,从产业结构分析,这些地区以第一、二产业为主,随着GDP的增长,工业污染也逐步增长。一方面受技术成熟度的限制,很多治理污染、节能减排的科技成果只是停留在实验室阶段,无法得到大规模的工程应用,另一方面,企业经营者环保意识的缺乏,加之我国企业责任等相关方面的法律制度不健全以及实施方面的困难,致使企业的经营者仍然只是以企业的经济利益为重,无视企业发展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
对于治理污染,必须树立起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新理念,才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现代化。
二、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
处理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一直是经济社会发展中无法回避的难题。其实,这是每一个经济体发展中必将遇到的问题,自Grossman和Krueger首次指出环境质量和人均收入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以来,关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假说的理论和实证研究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按照这一假说,如果没有一定政策干预,一个国家的整体环境质量或污染水平在经济发展的初期会随着国民收入水平的增长而恶化;当该国家经济发展到一个较高水平后,环境质量或污染水平会随着国民收入的继续增长而逐渐改善。
目前我国正处在快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过程中,GDP的快速增长让中国一次又一次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但是严重的空气污染也同样成为社会舆论的焦点,不仅有很多人会有疑问,我们用环境换来的发展值不值得。很多中小型城市将经济发展等同于GDP增长,单纯依靠大规模要素投入获取经济增长速度,简单地说其发展模式为“先污染”,推出优惠政策吸引高耗能、高污染企业入驻,推进经济增长。从表面看,当地执政者的绩效值得骄傲,但是环境破坏后再投入治理所需要的花费,远不是这点经济增长所能弥补的。
今年冬季中东部地区集中供暖、用电需求增多,致使燃煤消耗增多,排放不达标则成为产生严重大气污染不可忽视的原因。据统计,北京每年燃烧2300万吨标准煤,天津每年燃烧7000万吨标准煤,河北省每年燃烧2.7亿吨标准煤。二氧化硫在夜晚转化成硫酸盐,使得硫酸盐颗粒数值达到40微克/立方米,超过即将在2016年国家实行的PM 一级标准35微克/立方米,“硫酸盐单项就达到40微克/立方米,就已经使PM 超标,所以必须控制燃煤。”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王思跃说。火电厂排放的大气污染物若得不到有效控制,将直接影响空气环境质量的改善。
面对这些具体问题,希望政府能够进一步推出政策,加快取缔高耗能、高排放、低收益的企业,对上述火力发电厂为代表的行业,应建设后期处理设备,对废气处理后再排放。总体方向已经确定,当若是没有相关具体强硬实施方式的确保,所有的方针政策都只是一纸空文。同时在保护生态系统的过程中,应当重视生态系统的自恢复能力。相对于转变发展方式的难于实施,利用生态系统的自恢复能力,是最有效的做法,在尽量不影响经济发展的同时,确保我们的子孙仍然拥有“青山绿水”。
三、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
我们享受着经济发展创造出来的“中国奇迹”,但是如果生态文明建设跟不上,必将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短板”。
早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就已指出,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十八大中着重强调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再一次明确了党和政府治理环境、发展绿色经济的决心。
当前,进一步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总体方向已经明确,各级政府以及环保组织应乘势而上,有所作为,要全力完成“十二五”主要污染物减排任务;切实发挥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发展的作用;优先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加大农村环境保护力度;让重要生态系统休养生息;研究出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关政策措施,推动建立生态文明建设指标体系,努力开创生态文明建设新局面。
就2013年冬季PM 浓度爆表来看,以消耗资源为代价的发展模式必须转变,降低PM 浓度,必须大幅度调整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加快淘汰污染严重的企业。如今的发展,已不再是单个地去能够独立发展的,环境保护更是如此,应该在中央政府的统一政策指导下,各地政府严格执行,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的原则,正如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多达45处提到“生态”或“环境”的字眼,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已经在不经意间,成为发展的主流。
生态文明建设有效措施
一、相关标准的制定
中石化董事长傅成玉31日在京表示,炼油企业是雾霾天气直接责任者之一,但这并非因油企质量不达标,而是我国标准不够,只有北京推行含硫量在10ppm以下的欧Ⅴ,但全国普遍为150ppm的欧Ⅲ,标准不提高设备改造就上不去。从而使生产的汽车用含硫高,汽车尾气排放造成的污染比发达国家水平要高。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如果没有强硬的标准的推出,节能减排也只能成为纸上谈兵。如果简单的只从保护环境的角度出发,根据相同的科学原理与研究结果,各国所制定的标准理应一致,然而,标准的制定必须根据本国的国情,结合污染程度和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考虑后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案,比如在一个空气污染严重的经济较为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制定极为严格的空气质量标准,那将只能成为一个华丽丽的摆设,毫无实际意义。
二、政府与企业的配合发展
节能减排、调整能源结构、调整产业结构不是说说就行,而是需要政府和企业的相互理解与配合,发挥政府主导作用与调动企业积极性相结合。
长期以来,建材、化工企业一直是城市大气的一个主要污染源,随着城市规模扩大,原本在城市边缘的建材、化工企业渐渐被圈入中心城区,与居民住宅区形成混合态势。加大节能减排的力度可能会让企业为建设废物净化、回收装置而增加成本;或因调整能源结构而大力改造已有厂房和设备。但无论怎样,维护我们共同的家园是所有人的责任,也是企业的责任与义务。企业负责人应该充分的认识到这一点,企业不仅仅要为社会创造财富,更重要的,是维持好人们赖以生存的环境,让当代人以及子孙后代在舒适的环境中健康生活。
就新能源利用这一方面来说,近年来市场上出现了相当数量的与新能源相关的企业,但是由于新能源利用自身带有的特性,造成初投资和运行费用都相对传统能源偏高,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绿色能源的发展,同时也限制了与其相关产业的发展。如果政府能够出台相应的扶持政策,这不仅能达到促进绿色能源发展的目的,它所带来的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机会,其环境友好型的发展模式所带来的收益是远难以预料的。
三、群众生态理念的形成
人民群众作为经济建设的最广大的力量,同时也是环境污染的直接感受者和受害者,一切的政策执行者最终都会落到人民群众身上,所以生态文明最终要落实到公民的生态素养上。
汽车尾气的排放也是造成PM 浓度迅速升高的原因。对于汽车尾气污染的治理,最重要的是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让人们充分地认识到当今的环境问题,并了解到自己如果能够做到近路不开车,远路乘公交,尽量减少开车次数,这样减少的排放看似微不足道,但若是人人都这样做,积少成多,对于改善环境问题也是一份不小的力量。
我国PM 治理未来展望
我国资源分布不均等性和人口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的矛盾长期存在,加之多年来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尚未得到根本性转变,发达国家在近百年的工业化发展过程中分阶段出现的矛盾,我国却在几十年的时间里集中地出现了,除此之外,要背负着占世界1/4的人口发展,这是所有国家都没有面对过的问题,这些都使我们难以模仿发达国家走“先发展后治理”的老路,必须走上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道路,使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新路,“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切实转变发展理念。
2013年1月15日,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在出席会议时谈及空气污染治理问题。他指出,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及时并如实向公众公开PM 的数据。积累问题是个长期过程,解决问题也需要一个长期过程,但是我们必须有所作为!
中共十八大报告把生态文明提到了科学发展观的五位一体支柱地位。北京、天津等大中型城市已经建立起了PM 监测点,并实时发布检测结果,人们可以在网上清楚地看到大气中污染物的含量,这无不督促着各级政府加大治理环境污染的决心。
按世卫组织公布的三个过渡时期目标值阶段,通常每跨越一个阶段,大概需要付出3-5年的治理努力。虽然从当前看,中国城市PM 气质量是不能令人满意的,但是从未来看,在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得到贯彻的条件下,用10-20年的时间使城市空气质量从差变好,年均浓度达到35微克/立方米,应该是可以预期的。
结束语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是关系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根本大计。我们要走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具有生态文明的工业化道路,它要求减少资源消耗、减少污染排放,走一条既能节约资源,又能使人与环境友好相处的经济发展之路。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达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赢。
美丽中国,是中华民族的共同理想,除了物质的丰富之外,还应包括拥有绿色家园、健康生活。党的十八大强调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不仅有利于解决既要生产发展、又要生态良好的现实难题,而且将推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实现绿色崛起。美丽中国,天蓝、地绿、水净,未来一定可期。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