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赢攻坚战:生态文明建设的广东实践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六项原则”,为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方向

◎ 《南方》杂志记者/刘龙飞 发自广州

近日,因黑臭水体整治中涉嫌“假装治污”“表面治污”,清远市、区两级共6名相关责任人,被当地纪委监委立案审查调查,引发了不小的轰动。据统计,2017年1月至2018年5月,全省纪检监察机关共查处生态环境损害责任问题416起,问责952人,其中给予党纪政纪(政务)处分558人。

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理,是广东动真格开展环境保护、坚定决心打赢环保攻坚战的集中体现。近年来,从中央的战略部署出发,通过出台环保政策,开展环保督察,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进污染治理等措施,广东在生态环境建设中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广东省委书记李希在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大会暨污染防治攻坚战工作推进会上指出,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决打好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不折不扣抓好中央环保督察整改落实,推动广东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明确的指导思想,切实的行动目标和实施路线图,开启了广东生态文明建设的新阶段。

探索经济与环境协调的绿色发展之道

近几年来,在全国人口、经济总量第一大省广东对外公布的各类统计数据中,关于经济和环境的数据尤为引人注目。

全省地区生产总值从2012年的5.8万亿元增加到2017年的8.99万亿元,占全国的10.5%,连续29年居全国首位,五年年均增长7.9%。从2015年开始,全省空气质量连续三年实现整体达标,全省城乡居民饮用水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全省森林覆盖率达58.98%,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处于全国第二低位……

统计数据背后,反映的是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在经济保持快速增长的同时,广东也在环境保护方面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成绩单。

努力探索人与自然和谐、经济与环境协调的绿色发展之道,是中央赋予广东的一份使命,也是广东近年来在发展中不断努力探索的方向。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生态环境建设的多次关心和指导,为广东探索绿色发展之路指明了方向。

2012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考察时指出,我们在生态环境方面欠账太多了,如果不从现在起就把这项工作紧紧抓起来,将来付出的代价会更大。这是对广东推动生态环境建设的殷切期待。

2014年3月,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广东代表团审议时,习近平总书记连问“珠三角现在PM2.5是多少”“广州市对机动车限行限购吗”“东江的水质怎么样”,件件事关绿水青山。这为广东推进生态环境建设指明了具体方向。

严格贯彻中央决策部署,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突出位置,是广东探索绿色发展之道的基本遵循。

实行最严格的环境准入制度,实施资源能源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在全面深化改革、创新驱动发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精准脱贫攻坚战等重大战略部署中,都充分强调要突出抓好生态环境保护,用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标准判断和评价各地各部门的工作……几年来,通过具体的措施,广东取得了绿色发展新成效,不断开创生态文明建设新局面。

进入到“啃硬骨头”阶段

今年以来,随着一系列关于“绿色”“环保”的重大战略决策和部署陆续落地,广东再次加快了生态环境建设步伐。

2月6日,广东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召开,确定了未来三年广东省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总体思路。6月5日,中央第五环境保护督察组对广东省开展“回头看”工作动员会在广州召开。6月19日,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大会暨污染防治攻坚战工作推进会召开……不断升级的环保行动,既是对过去经验的总结,也是对当前仍然存在的生态问题开出的“药方”。

“广东生态建设已经进入到‘啃硬骨头’阶段。”有评论分析,尽管取得了不少成绩,但目前广东污染防治压力仍然较大,资源环境对经济发展约束趋紧。

监测数据显示,在空气、水、土壤等领域的治理上,广东仍然面临不小的难题。今年1月到5月,广东省的空气质量同比进一步改善,但在达标范围内的臭氧污染,却有明显的恶化趋势。同时,全省71个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中,水质优良率为73.2%(52个),距离2018年国家考核全年目标还差8.5个百分点。全省仍有12.7%的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为劣V类。重污染河流“久治不愈”,黑臭水体量多面广,地级以上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数量达243个,占全国黑臭水体总数13%。

专家分析,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正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已进入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的攻坚期,也到了有条件有能力解决生态环境突出问题的窗口期。

从问题出发,广东明确了生态文明建设的路线图,以及路线图的实现路径。

李希在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指出,要深刻认识广东生态文明建设的突出短板,咬紧牙关抓住重要窗口期和历史机遇期,自觉把经济社会发展同生态文明建设统筹起来,坚决摒弃损害甚至破坏生态环境的增长模式,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和生态文明建设持久战,确保三年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五年实现生态环境质量较大改善、2035年基本建成美丽广东。

“要全面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上来。”李希强调,要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与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要求紧密结合起来,一体学习贯彻、整体落实推进,切实贯穿到实现“四个走在全国前列”、当好“两个重要窗口”的全过程各方面,以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成绩为开创广东工作新局面作出应有贡献。

以实际行动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遵循,为广东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思想指引和实践指南。

以改善环境质量为目标,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这是执政为民的应有之义和分内之责,也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内容。

6月11日至12日,李希来到深圳、东莞调研,现场检查督导茅洲河污染整治工作。他指出,改善生态环境既是群众关切的大事,也是关系高质量发展的大事,容不得半点忽视和懈怠;要牢记职责使命,对老百姓承诺的,一定要做到说一不二。务必把污染防治攻坚战打成歼灭战,以河流水质持续稳定向好的实际成效,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以人民为中心,始终是广东生态文明建设的出发点。近年来,无论是通过整治后出现的“广东蓝”获得群众高度赞扬,还是不断开展的环保风暴赢得群众高度拥护,都体现了生态环境建设让广大人民群众受益的出发点。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六项原则”,为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方向。

出台《广东省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聚焦重点,集中力量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构建区域与流域相结合的省、市、县、镇、村五级河长体系,全力推进水污染防治攻坚。推进高质量发展,完善环境倒逼机制,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出台大气、水、土壤等治理办法,制定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通过一系列具体方法,广东正在将“六项原则”落到实处。

2016年5月印发的《广东省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实施细则》规定,对违背科学发展要求、造成生态环境和资源严重破坏的责任人,不论其是否已调离、提拔或退休,都必须严格追责。从制度建设入手,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的作用,加强党委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领导,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各项工作提供了保障。


附件: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