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中,如何将‘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是目前关注的焦点。”中国资产评估协会副秘书长杨松堂说。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观念虽然早已深入人心,但如何推进生态系统价值评估,让“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一直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为此,记者采访多位业内资深人士。
生态系统价值评估到底有多重要? 北京中林资产评估有限公司总裁宋力以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的评估项目为例告诉记者,草原和森林是青海省祁连县生态系统的主体,森林和草原资源的价值核算对引导、规范和约束当地各类开发、利用、保护自然资源的行为决策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一是有助于我国生态文明体系完善。加强对森林、草原资源生态系统价值的计量问题研究,可以为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价值量部分的编制提供更多参考。 二是引导和深化自然资源价格改革,体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三是摸清“家底”,揭示自然资源真实价值和生态建设绩效,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森林和草原对于维系人类生存环境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四是科学评价林草业发展及其可持续性的重要工具。森林和草原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林草业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 五是为完善实施生态补偿机制奠定基础。生态系统提供的各类服务不仅具有稀缺性,而且在时空上具有异质性、不均衡性。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调查规划设计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王宏伟在接受《中国会计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生态系统价值评估有助于生态文明体系建设。2015年9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通过的《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提出八项制度建设,自然资源资产评估是制度建设的重要基础性工作和依据。参与生态过程的自然资源不仅为人类经济活动提供物质和空间,还具有生态体系功能,为人类提供着广泛服务,如森林生态系统的调节服务等。二是能够充分体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生态系统价值评估不仅关注其对当地的贡献,更重要的是关注其对外部的贡献。 中央财经大学财政税务学院副院长李小荣告诉记者“:生态系统价值评估不仅能唤醒人们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提升人们对破坏环境代价的认识,还有助于减少环境污染事件发生,改善环境应急处置费用和修复费用由政府买单的现象。” 在他看来,生态系统价值评估是摸清生态环境“家底”的手段,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途径。生态系统价值包括生态系统存量价值和生态系统流量价值,而生态系统存量价值是生态系统流量价值的基石。从经济学角度看,存量价值类似于“本金”或“银行存款”,而流量价值类似于“机会成本”或“利息”。 对于以上观点,北京中林资产评估有限公司生态景观价值评估中心主任景谦平表示认同。 同时,他指出,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自然资源不仅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给予有力支撑,更重要的是,它是维护区域生态环境长期稳定的主要资源,是当地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 生态系统价值评估面临难题 尽管生态系统价值评估受到方方面面的大力支持,但仍面临概念区分、技术缺乏、经济因素等难题。 宋力认为,一是存在估价目的被忽视、核算指标体系构建不合理、核算方法混乱等问题。计算中应用参数不合理,追求结果最大化,导致核算结果不严谨、不可比,难以满足实践需求。 二是当前有关生态系统价值核算研究中存在流量、存量不分,以及累加计算现象。 三是许多研究者将支持服务相关指标列入核算指标体系,不可避免地导致重复计算、夸大服务贡献,无法与国民经济核算相衔接。 四是针对生态系统提供的非物质产品服务的相关数据匮乏,难以满足不同层面生态价值评估需求。 同时,价值量化中生态系统提供的调节服务为公共产品,不能通过市场体系给出正确合理的价格。 五是从事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研究的专家学者多是自然科学研究背景,经济学基础较为薄弱,不同区域评估结果出现同质性现象。 六是研究案例中使用的资产、生产与服务的概念、定义、分类、核算方法等差异较大,多有空缺、含混、疏漏或重复等现象,核算结果存在太多随意性。 在王宏伟看来,目的不明确、概念混乱、内涵不清楚是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她认为,无论评估还是核算,目的一定要明确,一个结果只能对应一个目的。如效益评价、资产评估、资产核算是内涵、用途完全不同的三个概念,不能混为一谈。虽然机构改革要求一件事一个部门管理,但生态系统评估还是参与部门较多,制定的相关标准不统一甚至矛盾。 李小荣则认为,生态系统价值评估的难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数据获取难度较大。生态系统价值评估是对整个生态系统的评估。除此之外,生态系统价值评估中所需的数据应为连续观测数据,增大数据获取难度。另一方面,缺乏具体的量化标准。以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为例,虽然很多学者对GEP展开研究,但是全球科学界关于生态产品价值核算方法并没有定论。 “目前缺少统一的行业标准和相关法律法规。虽然各部门相继出台《全国生态状况调查评估技术规范》等一系列标准规范,但是由于出台技术规范的部门不同,目前的技术规范和行业标准并没有形成体系。”李小荣说,学科之间互动也不够。生态系统价值评估的研究是多学科的综合研究领域。在实操中,更需要多学科专家协同合作,目前各学科专家合作较少。 景谦平表示,自然资源及其生态系统的价值容易被低估。自然资本被低估,容易导致人类对资源环境的过度索取,不利于生态建设,也不能实现“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有效转化。同时,管理部门之间存在政策重叠、不尽协调之处。各部门的管理职责及资源保护对象与理念不同,产生管理权属不清、职能交叉、标准不一等现实问题。 合力推动生态系统价值评估发展 推动生态系统价值评估发展,迫在眉睫。宋力认为,应在三个方面进一步加强:一是生态价值评估的发展离不开相关科研工作者的努力,应从政策、资金、人员等方面给予其支持。 二是在生态价值评估领域,中介机构作为独立的第三方机构,应充分发挥行业优势、展现行业特点,积极开展生态价值评估的实践探索,积累生态价值评估的案例、总结评估经验,在推动生态价值评估市场化的过程中起到应有的作用。 三是各种机构和行业部门的支持与配合。评估所需基础数据可能会涉及到资源保密问题。生态价值评估需得到林业、气象、国土等多部门的支持和配合。 李小荣认为,生态系统价值评估顺应国家发展理念,符合人类生存发展的需求,是验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论的途径,是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协同共生的新工具。 一方面,应在全国建立环境监测机构为生态系统价值评估提供数据支撑,为生态系统价值评估制定具体的量化标准和统一行业准则,以规范评估师或者专家的评估行为。 另一方面,生态系统价值评估可能成为污染环境、破坏生态行为司法量刑的重要依据,成为开展生态环境修复工作的基础,为司法量刑提供数据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