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爱护眼睛一样守护好红树林

  走进湛江麻章区湖光镇金牛岛红树林片区,海碧如蓝,林木葱郁,鹭鸟嬉戏其间。4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这里发表重要讲话强调,红树林是“国宝”,要像爱护眼睛一样守护好。继去年宣布在深圳建立“国际红树林中心”后,总书记再次把目光投向广东的红树林,意味深长,饱含期待。

  红树林是热带、亚热带海岸带海陆交错区生产能力最高的海洋生态系统之一,在净化海水、防风消浪、维持生物多样性、固碳储碳等方面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广东是我国红树林面积最大的省份,也是红树林自然资源本底最优的省份之一。全省红树林面积近1.06万公顷,占全国红树林总面积的39.3%;红树林种类24种,占全国红树林种类的64.9%。在全世界红树林面积以年1%递减的背景下,广东红树林面积逐年增长,为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写下生动注脚。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近年来,广东高水平谋划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在森林城市群建设、自然保护地管理、生物多样性保护、林业产业助推乡村振兴、湿地保护管理等方面走在全国前列,努力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美广东样板。作为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六大行动”之一,绿美保护地提升行动就包括了高水平建设深圳“国际红树林中心”、加快红树林营造修复、建设万亩级红树林示范区、全面提升红树林等湿地生态系统质量和服务功能。广东还先后出台《红树林保护修复专项行动计划实施方案》《万亩级红树林示范区建设方案》等政策文件,逐步建立《红树林生态修复技术指南》《红树林生态修复工程评价技术规程》等技术标准规范体系。按照规划,到2025年,全省将营造红树林5500公顷、修复红树林2500公顷,建立4个万亩级红树林示范区,使红树林保有量达到1.61万公顷。保护修复红树林是一项长期性工作,必须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根本遵循,尊重科学、落实责任,像爱护眼睛一样把红树林守护好。

  坚持尊重自然、科学修复,有序推进红树林保护、修复、管理。要维护红树林生境连通性和生物多样性,对红树林生态系统实施整体保护,一体化提升林草湿生态系统质量和服务功能。在红树林资源现状调查的基础上,科学论证、合理确定红树林适宜恢复地。在自然保护地内养殖塘清退的基础上,优先实施红树林生态修复,坚持宜林尽林,优先选用本地红树物种,扩大红树林面积。针对保护修复中的突出问题,要明确不同区域政策要求,优先在红树林自然保护地内开展修复,逐步扩大到其他适宜恢复区域。

  坚持分级负责、多方参与,明确并落实红树林保护修复责任。坚持把党的领导贯穿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全过程各方面,有关地方和部门各司其职、互相配合,细化落实举措,形成上下联动、协同推进红树林保护修复的工作格局。必须看到,当前普通公众对红树林的知晓度还不够高,保护意识还不够强。要积极开展红树林保护修复宣传教育,充分调动公众参与红树林保护修复的积极性;构建社会参与机制,激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红树林保护和修复。同时,推动国际交流与合作,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理念和前沿成果,展示我们红树林保护修复成功的经验、技术和模式。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红树林”就是我们的“金树林”。建立形成守护红树林的长效机制,还应积极探索从“红树林”到“金树林”的转化机制,发展林下经济,将红树林修复与生态养殖、生态旅游等结合;充分发挥红树林固碳储碳作用,增强“双碳”服务功能;深入挖掘红树林文化内涵,积极开展宣传教育,尽可能提升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文化价值等综合效益。

  像爱护眼睛一样守护好红树林,任重道远,不进则退。全省各地区各部门要把习近平总书记的关心厚爱和殷殷嘱托转化为不竭动力和实际行动,让爱护“国宝”红树林在南粤大地蔚然成风,持续提升绿美广东生态质量水平,为广东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提供良好生态支撑。

附件: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