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做好防疫工作的前提下,孩子们拿着夜观图鉴,同时自然教育导师就树木公园常见的夜观生物、夜观注意事项等作详细介绍,让大家对夜观活动有更加充分的认识。
一切准备就绪,导师兵分两路,带着小朋友一起探访夜幕中的“小精灵”,揭开夜间大自然的神秘面纱,共同探索夜晚大舞台的主角。
路途上,小编试问孩子“晚上那么黑,你们害怕小动物吗?”其中有小朋友讲道“以前晚上会害怕,但自从去年参加树木公园夜观活动后,现在一点都不怕,现在总是叫妈妈盯紧树木公园的夜观活动,我不想错过!”一个孩子高兴地跟我说。
好的活动需要大家一起参加,你看,孩子们打着手电筒,竖起耳朵、渴望的眼神认真听着导师讲解:花狭口蛙、马陆、螽斯、玛瑙螺……体会“青蛙雨后自能鸣”“竹声树木虫鸣处”古诗词中的趣味!值得一提的是,本次活动我们还有幸与竹叶青“面基”,这让许多孩子惊叹不已!面对导师的提问:“为什么有些昆虫没有翅膀?”“为什么金龟子统称叫甲虫?”孩子们分享了自己的答案。
活动期间,自然教育导师多次提醒孩子们要注意“花前、叶下、枝头、草丛”,经过导师的自然观察技巧讲解,不少孩子都能有新的发现。他们仔细观察“小精灵”身上的特征,再对照夜观图鉴,很快就能找到答案。
本次夜观活动利用广东树木公园优越的生态环境,不仅引导孩子们认识夜晚奇妙的世界,拉近与动植物间的距离;而且更重要的是交互式的学习方式,培养他们观察事物的能力,勇于探索的精神,达到了科普教学的良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