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在绿树成荫的中山大学南校区,2023中国自然教育大会在此拉开帷幕。
作为备受关注的大型活动,中国自然教育大会已在武汉、北京成功举办了两届,今年首次选点广东,充分体现了广东在推动全国自然教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大会首次公布了全国自然教育示范省和活力城市名单,北京、广东获得全国自然教育示范省(市)称号,武汉、广州获得全国自然教育活力城市称号。
2023中国自然教育大会究竟讲什么?广东有哪些值得期待的亮点?
打造万个高标准自然教育示范点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深刻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五个方面的中国特色,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炎炎夏日,大会设置的摊位前人头攒动。沉浸式欣赏粤港澳特色科学画、自然绘画作品及文创产品;现场参与植物DIY书签、自然草木染等互动体验……人们身临其境感受自然教育风采,一起亲近自然,拥抱自然。
作为全国自然教育界的一场盛宴,本次大会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国式现代化中的自然教育”为主题,通过“1+6+N”(1个主会场、6个分会场和N个平行分论坛)的方式,集成研讨会、嘉年华、音乐会、自然乐跑、青年说、自然教育市集、粤港澳自然教育季等形式多样的自然教育活动,共同推动中国自然教育工作。
值得关注的是,大会首次发布的《2023-2035全国自然教育中长期发展规划》提出,到2035年,在全国打造10000个高标准的自然教育示范点。
此外,还将充分发挥国家公园等各类自然保护地的龙头带动作用,打造1000个优质示范基地。在全国东西南北中各片区遴选建设10个示范省(区、市),引领带动全国自然教育发展。
大会还发布了《2022中国自然教育发展报告》,报告显示,全网检索自然教育机构数量为15570家,机构数量最多为华东地区,其次为华北地区和华南地区。拥有自然教育机构最多的省份为广东省、北京市。
新时代,全国自然教育事业呈现蓬勃生机,广东也迎来广阔的发展前景。
“截至目前,广东已建成115个自然教育基地、8个高品质自然教育基地,公布101条特色自然教育径、148个自然教育场馆,全省每年自然教育活动参与人数近百万人次。”广东省林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眼下,随着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中国自然教育正在抓住时机,进一步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一大批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等都在探索发掘其自然生态资源的新价值,充分发挥其社会功能,积极为自然教育服务。
广东联动多方扩大自然教育“朋友圈”
率先在深圳华侨城国家湿地公园建立我国第一所自然学校,将自然教育工作成果纳入林业职称评审范围,出台全国首个省级自然教育文件……
作为全国最早体系化开展自然教育工作的省份,广东先行先试,为全面实施绿美广东生态建设提供有力生态支撑。
7月8日当天,第四届粤港澳自然教育讲坛暨嘉年华活动在广州举行,当日同步启动第四届粤港澳自然教育季。在此期间,预计有300场自然教育活动在省内全面铺开。
据悉,这是疫情后首次举办的全国性自然教育盛会,创新性加入自然音乐会、“无痕自然”夜市等新鲜元素,是四届以来规模最大、人数最多、影响最广的一次,将为自然教育发展注入更多新动能。
这也是广东围绕建设全国自然教育示范省目标,联动香港、澳门地区共同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的生动缩影。
“在粤港澳大湾区一体化之下,澳门青少年有机会走进资源丰富的广东,认识更多物种,培养爱护自然的意识。”在澳门长期从事植物保育的梁老师表示,粤港澳三地近年举行的自然教育活动富有新意且具有大湾区特色,对三地青少年很有吸引力,像这次的活动就有100多名优秀粤港澳青年代表慕名而来。
作为全国范围内自然教育开展较早,发展程度较高的省份,广东坚持将湾区特色融入自然教育工作,很早就积极对接香港、澳门特区政府对口部门、社会组织和NGO组织,共同打造“粤港澳自然教育讲坛暨嘉年华”“粤港澳自然教育季”“粤港澳自然观察大赛”等自然教育系列品牌,加快构建大湾区自然教育“同心圆”,促进自然教育和林业生态建设融合发展。
如今,自然教育和生态文化已被写入《中共广东省委关于推动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的决定》。新修订的《广东省森林保护管理条例》7月1日起正式施行,首次将自然教育基地和自然博物馆等建设写入地方性法规条例,填补了自然教育入法的空白。
《广东省自然教育发展“十四五”规划》提出,“十四五”期间努力建设一批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力的自然教育示范基地,力争建成主题鲜明、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竞争力强的自然教育强省。
深入挖掘绿美广东的生态文化价值,未来更多更好的自然教育品牌活动新模式、新场景将在省内遍地开花,进一步推动自然教育品牌活动走出粤港澳,走向全国,让自然教育成果惠及更多民众,为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贡献力量。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