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现代林业产业带振兴林产工业是金融危机下我国林业的战略机遇(二)

  国家林业局政府网6月9日讯 四、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的理论证明了发展产业带经济的科学性   2008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教授保罗•克鲁格曼的研究成果,从深层次上揭示了产业带模式的经济学依据(这是10年前没有读到的)。   我们知道,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基于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按照这个理论,在国际贸易中,各国出口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具有比较劣势的产品。因此,贸易应在资源禀赋差异最大的国家之间发生。然而自二战以来,贸易中增长最快的部分却是在要素禀赋极为相似的国家之间发生,同时,大量的贸易不是在不同行业之间发生,而是在同类产品内部发生,比如一个国家既出口汽车也进口汽车。这是为什么?   克鲁格曼的新贸易理论回答了这个问题。该理论认为,即使在不存在比较优势的情况下,规模经济本身也可以产生贸易。尤其是产业内贸易使得专业化与大规模生产成为可能,并进而导致更低的价格和更大程度的商品多样化。他的理论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基础。因而,当交换基础是各种要素的禀赋差异时,贸易开放会有损于双方中某一方的利益,但如果交换是以规模收入递增为基础,贸易开放就会对双方有利。而产业带经济模式就是实现规模经济和专业化分工的理想组织机制。 克鲁格曼的新经济地理学进一步阐释了产业带理论的合理性。他研究了报酬递增规律是如何影响产业的空间集聚的。他提出,规模经济与低运输成本相结合可以解释为什么相似的经济活动集聚在相同区位。他运用“中心-外围”模型分析了一国内部产业集聚的原因,在该模型中处于中心的是制造业地区,外围是种植业地区,区位则取决于规模经济和运输成本。由于工业生产的报酬递增规律,就会趋向于空间集聚。克鲁格曼还通过重新诠释马歇尔关于外部经济性的观点进一步论述了产业集聚的形成过程。产业地带化现象产生于基本要素、中间投入品和技术的使用等供应方面的外部经济性,具体而言分别是:1)劳动力市场的“蓄水池”效应,即来自同一地方、同一行业的许多企业的聚集能集中越来越多的技术工人,帮助企业克服种种不确定性;2)中间投入品效应,即一种产业长期集聚于一地,可以吸引更多提供特定投入和专业化服务的供应商,使之逐渐成为地区的生产中心;3)技术“外溢”效应,即新技术、新产品和新工艺的信息在地区内部更易流动和获得,因而集聚在一个地区内的企业更易获得正的外部性效应。   克鲁格曼认为,报酬递增同时以规模经济和正外部性方式出现,在产业集聚的形成进程中起着关键作用。前者使产业在特定区域集中,后者使不同企业和相关产业集中,造成地带专业化,这样,产业的空间集聚和地带专业化就成为克鲁格曼运用报酬递增原理来分析产业集聚现象的两大依据。   克鲁格曼对于产业带形成的这些经济学解释,也正是发展产业带经济的理由。顺便说明,还有一些产业带经济的理论基础,如澳籍华人经济学家杨小凯也发现了相同的定理。他和杨格指出:1)递增报酬的实现依赖于劳动分工的演进;2)不但市场的大小决定分工的程度,而且市场大小由分工程度所决定;3)需求与供给是分工的两个侧面;4)规模经济引出的效益递增的根本原因是专业化分工。对于这些,与本文关系不大,不再赘述(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参考《世界林业研究》1998年第4期《林业分工论的经济学基础》)。   五、结语   我国南方的林业产业带仅初具规模,要想进一步成长需有外力和机遇。如果不是碰上危机不能生存了,那些分散的小企业谁也不想被兼并。而现在他们宁肯抱团取暖,合力求生。但靠他们自己当中有人挑头聚拢是不可能的,他们当中也不可能有一呼百应的人。这是政府或者行会的职责。我们的有关组织要赶紧行动啊!   注:本文参考寇文正《淬火煅造,在风暴中觉醒——中国林业企业如何应对金融危机》。(中国林科院) 附件: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