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宁茶杆竹:唱响农民致富曲

走进竹乡广宁,但见绥江两岸,公路两旁,山前村后,茂林修竹,满目苍翠,如入画中。正所谓靠山吃山,这几年,广宁竹子产业更是越唱越响。2005年,全县竹产业产值达6.3亿元,成为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一项支柱产业。而说到竹子产业,首屈一指的就是广宁县的古水镇了。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古水成了这条竹子经济线上最大的竹子加工专业镇,继成为市级的竹业专业镇后,今年6月初,该镇又以“茶杆竹”为亮点,正式申报广东省专业镇技术创新试点项目。    满山茶杆竹就是“绿色银行”   50多岁的巫积林家就在公路旁的山坡上,家里是两层半的小楼房,屋后的山头上就种着近30亩茶杆竹。按照现在的市价,巫积林家的竹林每年纯收入可达3万多。巫积林早些年在村里当老师,90年代初,全镇开始推广茶杆竹,1994年,茶杆竹市价最高卖到每担65元。看到这么高的回报,老巫把自己家30亩的杂林地全部改种成茶杆竹,经过5、7年的培育,现在也开始坐在家等钱收了。提到竹杆竹销路问题时,巫积林笑道:“从来不愁卖的,大年初一就有人上门收购呢”。而像巫积林这样承包山地种茶杆竹的古水人不在少数,河对面的西水村更是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村。据村里人说,当初有些眼光的,现在都有着几百上千亩的茶杆竹林,每年光砍竹子就有十几万元的收入,如今镇里能种茶杆竹的基本都种上了。   广宁农村一直有种植茶杆竹和从事竹子加工的传统习惯,依靠茶杆竹致富在古水镇已成为靠山吃山的最佳体现,广大农户种植茶杆竹的积极性日益高涨。三洲村的王卓新说,三洲村重点发展茶杆竹基地,至目前止,整个茶杆竹基地2万多亩,仅茶杆竹这一项,农民收入就有400 多万元。近年来,古水镇发展茶杆竹种植基地面积12万亩,通过实施公司+农户的发展思路,大力推进竹加工业集约发展,壮大企业规模,全镇竹子加工企业达230多家,竹子产业年产值达3.5亿元,年创税400余万元。去年,该镇农民人均收入达到了4150元,这里面有近一半来自竹生产和竹加工,茶杆竹种植已成为该镇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    竹加工业风生水起   走在古水圩镇的街头里巷,竹厂、竹作坊比比皆是。来到村里,几乎户户人家的阳台上都晾晒着香骨、竹篾等竹制品。据了解,古水镇不光种竹主要以茶杆竹为主,而且目前所拥有的230多家竹加工企业也主要以茶杆竹为主要原料,茶杆竹种植业和加工业成为了古水群众劳动致富、全镇财政收入的支柱。广宁县林业局竹业办的巫主任说,古水的茶杆竹就是要比其他地方所产的茶杆竹价钱要高,生产出来的竹制品在国内外市场非常受欢迎。   伍成基夫妇就是当初看准了这个市场,先行一步,创业并成立自己的加工厂的部分村民之一。1989年,伍成基和妻子用借来的5000元起家,开办了家庭作坊式的小型加工厂,主要生产花签,卖给人家,然后再出口,从中赚取微薄的利润。经过这十几年的发展,他的厂子也发展成为了年产值达150万元,有着近30名帮工的大厂了,生产的园林用品主要销往欧洲和美国。像伍成基这样成规模的厂子,古水镇上已经有9家了。分管农业的黄副镇长说,古水每年消耗茶杆竹近40万吨。   对于目前大多数竹加工企业是家庭式小作坊的现实,当地镇委、镇政府也在创造平台,进一步使竹加工产业规模化、集聚化、市场化。目前,该镇章布工业区也已开始建设,目的是建成一个高标准、高档次的竹子加工产业集约区,以此来带动辐射全镇竹产业发展。   据2006年的统计数据,广宁县全县有茶杆竹20多万亩,占全县竹林面积的18%,遍布17个镇,而其产值达2.1亿元,占全县竹产业产值的1/3。县林业局副局长陈锡芳说,因为茶杆竹有着本地其他竹所不能比拟的良好经济效益,现在全县正在推广茶杆竹。“在一些地区,不用宣传,群众都是自发种茶杆竹”,他笑着说,“农民有着茶杆竹林,住着‘茶杆竹’楼房,有的还开着‘茶杆竹’汽车呢!” (记者 涂晓峰 通讯员 苏连运 欧国梁) 附件: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