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食物观里看广东②丨珍馐走出深山,美味不可“菇”量

  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提出,要深入践行大食物观,向森林、江河湖海、设施农业要食物,向更丰富的生物资源拓展,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多元化的食物消费需求。

  近日,广东省林业局联合南方日报,奔赴全省各地,聚焦林下经济产业,深入挖掘大食物观在南粤大地的生动实践,即日起推出“大食物观里看广东”系列报道。

  本期跟随视频,一起探秘食用菌的“前世今生”

  清晨的韶关市仁化县,山色空蒙,青黛含翠。走进大桥镇茨菇塘村的五马寨生态园,树阴下、草丛中,随处可见团团簇簇的野生菌,它们顶开腐草败叶,撑开伞盖吸吮着甘甜的晨露。

五马寨生态园内的野生菌。

五马寨生态园内的野生菌。

  这些小小菌菇,为人们提供了多样的食物选择。然而,野生食用菌可遇不可求,为留住这些山珍美味,科研人员正努力探索食用菌人工栽培。资料显示,我国是食用菌生产大国,目前全国食用菌年产量超4000万吨,占全球产量的75%以上,其中广东食用菌年产量超71万吨。

  走访韶关等地可以发现,广东食用菌产业正通过分段栽培、三产融合等方式,从“藏在深山人不识”到“飞入寻常百姓家”,不断丰富群众“菜篮子”,撑起乡村振兴“致富伞”。

  营养担当

  三大营养物质含量丰富均衡

  雨水丰沛的时节,走进梅州市平远县上举镇八社村的山林深处,村民正忙着种植菌棒。不远处,上一年成熟的紫灵芝长势喜人,菌盖中间呈紫褐色,外圈呈褐色,如花朵般“绽放”。

  两年前,八社村的第一批灵芝试种成功后,村民将样品送到林业部门质检,发现送检样品所有指标均超过野生灵芝。“这给了大家扩种的信心。”八社村委干部表示,菌棒种下后可收3—5年,每亩产干灵芝40斤,粗加工后按每斤120元销售,每亩净利润可达5000元,种灵芝已然成为村民的致富新门路。现在,村里灵芝种植面积已达5500亩。

  一说起灵芝,中国食用菌协会常务委员兼专家委员会副秘书长、广东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下称“省微生物所”)研究员杨小兵就会打开话匣子。他的社交软件头像是他抱着大灵芝的照片,这棵灵芝是他在西藏寻得的。

杨小兵团队到西藏寻找野生菌种。

杨小兵团队到西藏寻找野生菌种。

  “灵芝的人工栽培源于广东。”杨小兵介绍,1959年,省微生物所的教授邓庄成功培育出世界第一株可人工栽培的灵芝。在此基础上,广东不断提高人工栽培灵芝水平,使得这种原本只在深山生长的食用菌在国内大范围种植推广。

  包括灵芝在内,多数食用菌都是食物界的“营养担当”——食用菌是指可供食用和药食兼用的大型真菌,属微生物类。与动物性食物和植物性食物相比,大部分食用菌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含量既丰富又均衡。“食用菌作为粮食的有效补充,完全可行。”杨小兵说。

  8年前的一趟非洲之行,让杨小兵对食用菌的用途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当时在做一项国际科技合作项目,坦桑尼亚方面非常希望我们将食用菌栽培和加工技术教给他们,因为对非洲来说,食用菌是重要的食物营养来源。”

  “食用菌是一个亟待发掘的资源宝库。”中国工程院院士、省微生物所名誉所长吴清平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说。我国食用菌资源丰富,已证实可食用的品种有1200多种,其中人工栽培的不到10%,市面上常见的只有二三十种。目前,省微生物所正致力于打造全球最大的野生菌和食用菌种质资源库,已采集保藏菌种1万多株。

  集中制种

  创新栽培模式实现“海岛种菇”

  眼下,位于河源市的省九连山林场正在进行大径材红锥林的培养。随着树木的生长,林场需对森林进行间伐,为保留林木创造良好生长环境,一大片林下空地也将随之出现。

  如何利用好这片空地?不占耕地、不争水肥、无需阳光的食用菌成了首选。“借此机会,我们在林下示范种植了灵芝等南药,引导当地村民开展种植。”九连山林场场长黎新宇说。

  事实上,广东食用菌产业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传统栽培模式受天气、虫害等影响较大,菌菇产量和质量不稳定,成了困扰菇农的一块心病。

  栽培食用菌并非难事,但要告别“靠天吃饭”的困境,必须走工厂化生产道路。杨小兵举例说:“以年产3万吨鲜菇的食用菌工厂为例,只需占用约200亩荒地,单产比粮食高1—2个数量级,产值是一般农作物的几十倍。”

工厂化生产的茶树菇。

工厂化生产的茶树菇。

  于是,杨小兵积极推广食用菌分段式栽培模式,即通过“集中制种、分散出菇”的方式,将工厂化种植和联农带农相结合。“食用菌生产工艺具有明显的两段性。”他进一步解释,前期的培养基生产及养菌阶段适合在工厂进行,后期的管理出菇及采收阶段由于用工时间和工作量细碎,适合分散到合作社专业户中生产。

  “这种模式尤其适合在山区推广。”杨小兵说,依托省微生物所长期在食用菌领域服务的农村科技特派员队伍,分段栽培模式在全省多地得到推广。2019年,杨小兵团队在吴清平院士的带领下,建立了省科学院韶关食用菌产业园,将分段栽培模式应用于当地食用菌产业,取得了显著成效。

  韶关市浈江区茶薪食用菌专业合作社是该产业园的实施主体之一。“合作社自产菌包1300万个,通过提供就业岗位或由农户承包基地,吸纳的村民达300多人。”该合作社负责人范森淼介绍,目前合作社年产茶树菇达3500吨,产值5000多万元,生产的茶树菇占省内市场的70%左右。

工厂化生产的茶树菇。

工厂化生产的茶树菇。

  既然食用菌走出深山实现了工厂化栽培,那可不可以在更多恶劣环境下栽培呢?答案是肯定的。

  “我们成功在岛礁上种出了蘑菇!”在最近的中国科学院战略科技先导项目中,杨小兵团队克服了海上岛礁高温、高湿、缺淡水、有强风等因素,在海岸和多个南海岛礁之间建立了食用菌分段栽培的升级模式。“岸上菇厂生产的培养基每3个月运输上岛,既可保障持续性的鲜菇生产供应,废菌渣还是种植防风林的好肥料。”杨小兵说。

  此外,海岛种鲜菇也采用了“蕈光互补”的做法。“食用菌和光伏工程可谓天作之合。”杨小兵解释道,因食用菌平时生产就需搭建荫棚,光伏阵列既能吸收大量阳光,又能通过发电为食用菌生产提供能源,可谓一举多得。

  三产融合

  技术升级助力产业转型

  谈起“种菇经”,吃过“技术亏”的韶关市五马寨菌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晔深有感触。

  白胖软萌的是猴头菇,金黄艳丽的是榆黄蘑,褐色云朵状的是赤灵芝,灰色漏斗状的是平菇……在五马寨生态园的出菇房里,一袋袋菌包整齐排列在铁架上,各类食用菌争相破袋而出。

五马寨生态园生产的各类食用菌。

五马寨生态园生产的各类食用菌。

五马寨生态园生产的榆黄蘑。

五马寨生态园生产的榆黄蘑。

  “蘑菇是很敏感的,要保持15℃—20℃的无菌生长环境,还要注意防虫。”看着眼前长势正旺的食用菌,有着20年种菇经验的陈晔娓娓道来,但回忆起两年前那场损失,他仍感痛心。

  “当时我们正尝试扩容,却有3万包猴头菇菌包被污染,损失了十几万元。”陈晔说,后来通过寻求省微生物所的指导帮助,得出原因是灭菌不到位,从技术和设备上进行升级,才避免了更多亏损。

五马寨生态园生产的猴头菇。

五马寨生态园生产的猴头菇。

  眼下,园内种植的猴头菇已完成基质准备和接种育苗,正处于生长阶段,再过一两个月,这些猴头菇就能批量上市了。

  与此同时,随着暑期将至,五马寨生态园还在准备迎接满山的欢声笑语。“这几年,我们推出了食用菌主题研学游,还自创了特色菌菇餐,吸引了不少回头客。”聊起如今的食用菌文旅融合发展,陈晔满是欣慰。

五马寨生态园生产的赤灵芝。

五马寨生态园生产的赤灵芝。

  同样在技术升级中获益的,还有韶关市玉蕈菌业有限公司(下称“玉蕈菌业”)的南华草菇产业。“草菇的发源地就在韶关南华寺,但这里很少人种这种菇。”玉蕈菌业负责人方白玉说,过去,南华草菇只在夏季生长,一年只能收两次,生产效益低,农户也不愿意种。

南华草菇。

南华草菇。

  如今,借助大棚,草菇生长环境变得可控。方白玉介绍,目前玉蕈菌业已有10座标准化草菇栽培大棚投产,在恒温恒湿的条件下,生长于基质上的南华草菇一簇簇、一笼笼。“现在平均每20天就能出一批草菇,一年出12批,每批能产2万斤,年产量超24万斤。”方白玉说。

  谈及行业痛点时,陈晔和方白玉均提出,食用菌保鲜期短、运输难,市场一旦不稳定就会造成积压。而随着食用菌深加工水平的提升,食用菌脆片、预制菜等产品的出现,以及应用于临床医疗和保健品市场等产品的研发,给了他们更多产业转型新思路。

借助大棚,草菇生长环境变得可控。

借助大棚,草菇生长环境变得可控。

  如今,食用菌在广东的消费市场不断扩大,珠三角已成为全国最大的食用菌消费市场和外贸集散地之一,广东的无限极、粤微、林中宝等食用菌加工企业更是名声在外。这一来自大山的馈赠,正稳稳托起百姓“舌尖上的幸福”。

附件: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