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怀集三岳省级自然保护区,林海浩瀚、万木葱茏。谁能想到,五十年前,这里曾是一片荒芜凋敝之地,从荒山到林海是一代代岳山人前赴后继、接棒护绿的结果,谭鹰,就是其中的代表。
初到岳山 不负昔日壮举
1992年7月,林学专业毕业的谭鹰,怀着对未来的无限憧憬来到了广东怀集岳山林场。可让谭鹰没曾想到的是,茫茫无边的岳山,几乎与世隔绝的林场环境,远远偏离了他最初的梦想。面对单调和枯燥、清贫与寂寞,谭鹰当时彷徨过,也动摇过。
“水平撩壕环山走,七尺距离一条沟,沟深一尺宽尺五,取上表土填满沟……”工作之余,一首七十年代的岳山歌谣不时在谭鹰耳边萦绕,林场老员工也常常与他分享,二十年前2万多名党员干部和民兵接续奋战两个金秋造林3.5万亩,将贫瘠荒山变成万亩林海的人间奇迹。
日渐月染,在耳闻目睹“岳山造林大会战”的丰硕成果之后,谭鹰逐渐被当年“岳山造林”万众一心改造荒山的壮举所感动。当“岳山造林”精神开始在谭鹰心中生根发芽,谭鹰最终选择了留在岳山,他坚信这里将是自己学有所用、施展才华的热土。
在辽阔的岳山林场,科班出身的谭鹰被安排负责林场的林业更新造林技术指导,他发扬“岳山造林”光荣传统,有计划地、高标准地组织完成第二代杉木造林任务。
扎根岳山 不负专业所学
正当谭鹰全身心投入林场的第二代造林工作时,岳山林场接到广东省林科所下达的科研任务——对国家二级保护名贵植物秃杉进行引种育苗试验。为了填补我国秃杉育苗这一科研空白,满怀斗志的谭鹰再一次扛起重任,果敢采用剪枝扦插技术培育秃杉苗。
可就在谭鹰潜心培植秃杉苗的同时,一个噩耗传来,怀有身孕的妻子在林场工作时不慎摔倒,导致腹中女婴早产,最终不幸夭折。眼看初为人父的喜悦变成切肤之痛,谭鹰强忍悲恸,唯有将对女儿的爱全部倾注到秃杉苗的培育工作中。
那段时间,育苗工作成为我唯一的精神支柱。我已经失去了我的女儿,就不能再失去我第二个孩子——秃杉苗。 秃杉苗的培育工作异常艰苦,不管烈日当空,刮风下雨,还是寒冬凛冽,谭鹰都钻进山里,日复一日地为秃杉苗记录数据、调控湿度、防治虫害……
1994 年盛夏,就在秃杉苗培育的关键时期,肇庆地区突然遭遇百年一遇的特大暴雨袭击,而水涝灾害正是秃杉幼苗的头号杀手。
“一怕暴雨浸泡导致根系腐烂,二怕暴雨后的高温高湿天气造成的病虫害。”为了有效抵御暴雨对秃杉幼苗的漫灌,谭鹰迅速带领同事疏通排水渠道,确保苗床积水及时排出;同时密切观察苗床是否出现土壤板结现象,确保秃杉幼苗能够充分吸收养分,并严密防治病虫害的发生。
经过精心培育,秃杉的扦插育苗技术终于成功了。第二年便在岳山林场陆续种下了十几亩秃杉,而这一成功更是为我国秃杉研究提供了珍贵资料。谭鹰成功培育秃杉苗的消息很快在业内传播开来,省内多家大型苗圃场相继向谭鹰抛来橄榄枝。面对各种丰厚的待遇,谭鹰都一一谢绝,或许岳山已成为他生命中不可割舍的一部分,他始终如一地坚守岳山,继续着平淡而有志向的生活……
守望岳山,不负时代使命。2004年,随着广东怀集三岳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的成立,岳山林场由经营型转为公益型。造林不易,护林更难。如今生态环境变好了,管护的任务更加艰巨。 面对新的历史使命,谭鹰充分发挥专业技术专长和协调服务的职能,组建保护区管理运作机构,制定保护区的管理制度,谋划新形势下保护区的发展路子。 作为管理和保护“岳山造林”成果的亲历者、传承人,谭鹰总会向保护区年轻员工传授苗木培育和造林技术,并讲述“岳山造林”故事,激励他们弘扬“忠诚奉献、艰苦创业、团结奋斗、久久为功”的“岳山造林”光荣传统,为建设绿美广东贡献力量。 与此同时,谭鹰不忘自己作为一名林业技术员的初心,他参与撰写的多篇论文相继在专业期刊发表,这些成果不但反映了谭鹰务实求真的钻研精神,更是反映了谭鹰对林业工作的投入与热爱。 由于管理严密,保护区不但杜绝了乱砍滥伐和偷挖、偷猎行为,更是保持着零山火的纪录。如今,在峰峦交错、万山翠绿的保护区内,生态多样性极为丰富,共记录有植物1015种、陆栖脊椎动物300多种,其中国家级保护动植物达50多种,三岳省级自然保护区先后被认定为“广东省科普教育基地”“广东省自然教育基地”,成为肇庆生态文明建设样板和“绿色明珠”。
承志岳山 不负青春韶华 2023年7月,在距离怀集三岳省级自然保护区200公里之外的中国科学院华南国家植物园研究院重点实验室内,一名研究生正在导师的指导下开展关于“不同森林类型对土壤磷转化过程及有效性”的研究工作,这名研究生就是谭鹰的儿子谭江昊。在父亲的耳濡目染下,谭江昊本科和研究生选择的都是林学专业。 作为一名新时代的青年,我一定要把父辈那一代的林学接力棒接在自己手上。谭江昊专注的眼神中透露出新时代林业人的责任与使命,或许,这正是“岳山造林”精神代代传承的生动写照。
历史的长河奔腾不息,精神的伟力代代相传。一代代岳山人接过绿色发展事业的接力棒,用坚守和执着,书写出“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的生动实践;而“岳山造林”精神这一宝贵精神财富,也必将激励450万肇庆人民用奋进和有为,凝聚成推动肇庆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动力,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