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市西樵山下的碧云村有一个丹桂园,园中长着二株树龄180多年的桂花树。树高均8米,胸围分别为1.5米和2.7米。桂花(Osmanthus fragrans)又名木犀,属木犀科常绿乔木。花期秋季,极芳香,花色赤红者,取名丹桂。这二朱丹桂历劫难而不枯,当地淬着一个颇为传奇的动人故事。
100多年前,西樵山上有一位美丽聪慧的姑娘名叫桂花,与邻村的一位勤劳勇敢青年鹰强,互相爱慕,他们邀月为媒,种下这二株桂花树作为定情信物,相约在桂花盛开时节便成亲。
栽下的桂花树长得很快,眼看就要开花了。鹰强参加了以陈子壮为首的抗清保明的起义队伍。出发时村里人把酒送行。鹰强喝一碗酒,又舀了一碗递给桂花,桂花喝了一口后,把酒分洒在两株桂花树上,对鹰强说:"得胜回来赏桂花。"
鹰强走后七天,桂花盛开了。花瓣竞带着血红的颜色,还飘出醇香的酒味。桂花姑娘守候在树下,唱起山歌:"桂花树下望哥归,桂花开时哥未到,问哥何日同赏桂,桂花香对鸾杯!"
又过了七天,桂花落了。桂花姑娘依然守在树下唱道:"花开花落又一回,望哥归来哥未归,收得桂花成佳酿,共哥来日对鸾杯。"
桂花姑娘把散落的桂花拾起来,酿造桂花酒。年复一年,桂花酒酿制了七七四十九年,酒色如血,酒味浓郁香纯,鹰强仍然未归。
桂花姑娘老了,病了,带着眷恋离开了人世。村里人把浓香的桂花酒洒有姑娘的遗体上,然后埋葬在桂花树下。
1938年农历12月12日,日寇侵犯西樵山,疯狂屠杀村民,并放火烧了丹桂园。然而,这二株丹桂树大火烧不死,春来发新枝,长热更浓绿。直到现在,村里人每年用它的花浸制丹桂酒,成为西樵山的名产。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