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乳源瑶族自治县中山公署里有一棵古阳桃。据乳源县志记载,早在明朝万历二十一年(公元1593年)建庙时就发现了这棵阳桃,迄今树龄已有400余年。是广东阳桃中的老寿星。
阳桃(Averrhoa carambola)又名杨桃、羊桃、五敛子、属酢浆草科常绿乔木,原产马来西亚,是热带、亚热带佳果之一。早在晋代《南方草木状》中已载录:"五敛子,大如木瓜,黄色,皮肉脆软,味极酸,上有五棱如刻出。南人呼棱为敛,故以为名。以蜜渍之甘酢而美。出南海。"由此可见阳桃在我国栽培历史悠久。广东栽培的阳桃分为酸阳桃和甜阳桃两类。乳源这株古阳聚伞圆锥花序,浓紫红色,每年夏秋开花4至5次。果皮薄味酸,可加工果脯或制药治病。它历经400多个寒暑,饱受风霜雨雪,颇能耐旱耐湿,耐冷耐热,生于砂质的壤土上仍然青春焕发,生机盎然,郁郁葱葱。现每年结果10多斤。特别是其苍老干体,已经中空外裂,分成九柱,形如九龙合抱,同擎绿盖;在疙瘩如鳞的树干上,红花怒放,绿叶辉映,蔚为奇观。更奇妙的是,其树旁0.30米处,萌长着一棵高达8米,胸围0.41米的同根生的小阳桃,颇有"寿星携孙"的意境,令欣赏者赞叹不已。